熱門:

2022年3月3日

李道

打贏疫戰的決心與覺悟

誰又認為,香港疫情應該惡化下去?若不,則我們必須有根本改變的決心與覺悟。

一日病歿數 多過烏克蘭

香港單日最高確診宗數逾5.5萬,死亡人數達117之譜。雖然,這是檢測供不應求的滯後及累積結果,但無人反對香港疫情已甚為嚴峻,單單一個城市的日均新增確診已多過澳洲、日本等全國之數;甚至乎,香港疫下日均病歿人數,較正處戰爭狀態的烏克蘭還要多!烏克蘭戰事首5天,官方表示共造成352名平民喪生,相當於日均70人左右。比較來說,戰火畫面確易衝擊視覺,惟香港殮房爆滿豈不震撼人心?事實上,美國二戰期間戰死人數為40多萬,而新冠疫情則導致逾97萬人死亡。所以,以「疫戰」稱呼今日香港疫情,實不為過。

問題是,全港上下均未做好打仗的決心與覺悟。抗疫鏈供不應求之窘,已從檢測、隔離、病床等層面,逐漸擴至其他社會基本運作:受累確診人數大幅增加,勞動力短缺問題變得尖銳,跨境貨車不足以致蔬菜供不應求及價格上升,早為大家敲響警號,筆者上周亦撰文提醒要盡快制定緊急應對辦法,詎料由港鐵、屠場到安老院舍,近日都真箇相繼失守出現人手荒,甚至有傳在中央組織9000人來港協助檢測外,還要進一步調動肉類切割員、院舍照顧員南來幫忙……雖謂「香港有所求,中央必有應」,但歸根究柢,我們亦須切實負上主體責任,不能僅一味指望阿爺出手,自己則大安旨意蹺埋雙手。

今輪限制社交距離措施並無發揮預期作用,因為目前最主要的病毒傳播途徑,乃受累隔離設施不足而大量確診者遺留社區,以致病毒主要在家居、職場之間傳開,而非再透過食肆、酒吧之類。不是說限制社交距離措施因此可以撤銷,因「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肯定有好過無,切斷及阻截病毒傳播的方法絕對多多益善;同一道理,若現在放寬海外港人回港限制,豈不進一步加緊隔離設施不足之窘?

中央若不救 香港早投降

如前文述,香港之所以出現方方面面的供不應求問題,很大程度是「一國兩制」的制度不同使然,其中港方一直奉行「小政府,大市場」的資本主義模式,亦受普通法的寧枉毋縱思維等掣肘。非常時期就要非常手段,一如戰爭總須政府主導、特事特辦,疫情之下特區政府也須肩負更多,全港上下亦要解放思想,包括接受內地已證實是成功的抗疫一套。

不必諱言,假如香港繼續孤軍作戰,中央沒有及時出手救援,我們恐已不得不效法西方「與病毒共存」。不是嗎?不論容許「居安抗疫」,只接受重症及危重人士入院,抑或勞動力嚴重短缺,物資及服務供應鏈開始崩潰,都見香港逐步走上西方後塵。現在,就連大型連鎖食肆以至超市等生活必需品供應處所,已因有職員確診而不得不關門;若疫情進一步蔓延擴散,更多處所暫停營業,則香港社會誠難維持有效基本運作……可以說,若無中央介入,香港恐已投降。

必須釐清,西方現在之所謂走出疫困,背後實付出了極之沉重的人命代價。首先,當地確診及死亡人數明顯下降,是一個客觀現實,還是純粹呈報機制改變所致?正當香港開放接納快測陽性檢測結果,美國醫院則不需向政府報告死亡數據了。其次,美國累計已有近百萬人喪命,在「survival of the fittest」即「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下,無條件抵禦病毒者很大程度經已離世,餘下的不單條件較佳,亦可能因曾感染或已打針而免疫力較強。換言之,今日彼岸所見的疫情紓減──如果真有其事──乃是大量人命築成血肉長城的結果。

香港現也進行類似汰弱留強的過程,惟重要的是,此乃大家所樂見的理想出路嗎?犧牲一些人來成全另一些人,到底是宗損人利己的惡魔勾當;人禽的一大分別,是我們懂得保護弱小,擺脫叢林法則。有曰,香港已漸接近「群體免疫」終點,理由是身邊許多人已經染疫;問題是,許多人不等於所有人,尤其是今輪犧牲最為慘烈的長者,誰又敢說相關年齡層100%人口取得免疫力了?若不,就不要隨口鼓吹群體免疫或與病毒共存,否則結果必然死得人多,更多人與病毒共亡。況且,一旦病毒再次變種,撤銷一切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的措施亦很危險。事實上,不少專家已指出,宜視Omicron「BA.2」亞型變種為新的變種;究竟相關變種的量變是否或有否形成質變?但願裏面只有科學而無政治考慮。

現在香港必須做的,正是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和資源來抗疫──甚而,連原來較難動員的,也要想方設法動員起來。

其中,眾所周知,全民檢測宜配合封城或禁足,否則不能達致效益最大化,問題是香港情況難以執行;然而,辦法總比困難多,如果條件許可,則可盡力爭取。基於100%的封城難度極大,包括難以定出什麼基礎人員可以豁免;不過,即使是退求其次的有限度禁足,又或只能進一步減少人流,基於半桶水的措施亦有50%效果,哪怕把社區傳播鏈切斷一半,也有助香港重新控制疫情。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總動員令下,社會各界不單出錢出力,且還積極出地出人,方艙醫院等既已快速上馬,另外抗疫義工團亦已成立──相關響應者料多藍絲,但理想地言卻絕不應局限於藍絲,當十八區的義工數量足夠地多,配合港府臨時增聘的退休紀律部隊人員,就可有效照搬內地全民檢測時的禁足操作,確保區內市民配合禁足,及期間的物資供應妥當。當局尚可研究更進一步用好這批義工團的動員力量,來配對補充如肉類切割員、院舍照顧員,以及物流運輸業等人手不足。

的確,香港抗疫鏈之供不應求,未必病在「不能」,而是病在「不為」,包括堅持舊有的非戰時一套,尚無全面作戰的決心與覺悟。當烏克蘭全民皆兵,首都基輔的民眾踴躍排隊領槍,香港人則仍嫌棄排隊輪候檢測需時;在烏克蘭實施宵禁的同時,香港人還在糾結行動自由受到干擾……不厭其煩再次提醒,現時香港每日病歿人數,其實較烏克蘭日均死於槍炮者還要多!戰火下烏克蘭經濟社會活動暫停,香港同樣無法遏制疫情的話也難生活復常。

當然,要拿香港跟烏克蘭比較,某程度是有點誇張;不過,香港要減少疫下死亡人數,市民要爭取如常上班上學,至少須接受內地成功抗疫一套。不能否認,受惠內地援港,香港抗疫鏈供不應求問題已呈逆轉:每日檢測數量由10萬大增至逾100萬,隔離措施將從5000個增至未來的36000個,而在全港不足30000張病床的基礎上,方艙醫院將額外提供超過10000張疫情專屬床位,另外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全民檢測,香港還可能有條件配合禁足令落實。

訊息發布 確保全民理解配合

除硬件外,軟件亦須同步接軌,而這才是今日香港最不濟的一環。政治意識形態的分裂,固然是有礙全港上下同心抗疫的絆腳石,但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原因影響到上行下效。

其一,是香港疫戰進入全新階段,因應疫情急速惡化,政策變得朝令夕改──此誠因時制宜、在所難免的變動,但一般市民則難免亦感無所適從。對比之前幾波疫情,現在新引入的措施着實不少:除了掃安心出行,還要掃針卡二維碼;確診者及其接觸者的入院與隔離安排若何;究竟何謂穩妥的居安抗疫;到底什麼情況才應召喚救護車;快速測試包又應如何使用和呈報等等……如果市民緊貼時事猶可,但不是所有人都留意新聞,更莫說理解政策不斷推陳出新的目的或苦衷。許多抗疫熱線電話之所以常常被打爆,正正反映了坊間對抗疫措施充滿疑問。故此,政府必須完善政策解說工作,面對最新疫情更應如此,因為抗疫須依賴全民配合方成,如果有人因不理解而不作為,政策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而可能因一個漏洞而令整個政策土崩瓦解。

近年政府銳意趕上潮流,或為了針對反政府年齡群,故多從科技及網絡層面入手加強政策宣傳;問題是,抗疫不單追求99%的人群接收訊息,更須確保不致遺留1%無所適從。簡言之,不要以為在網上發布齊全訊息,就代表全港市民皆已有效接收,因為仍接觸不到不擅長上網的長者之類,長者亦未必有眼力閱讀單張或海報上面的小字,更莫說懂得掃二維碼去看網上短片之類。所以,透過最「入屋」的電視廣告,以最簡明的影像和語言進行講解,又或在不同時段的電視節目植入抗疫資訊,方可有效確保全港市民收到訊息,使政策落實到位。別以為單單舉行一個記招便已完成訊息發布,尤其新聞報道的資料未必十分詳盡。

貢獻抗疫 防守就是最強進攻

其二,是讓全港市民均衷心認同,香港真箇進入了戰時狀態,未來一段時間必須全力打贏疫戰,尤其要配合全民檢測兼禁足的長痛不如短痛策略。畢竟,不管藍絲抑或黃絲,誰又不感慨每日有近百名香港人死?這種情況必定不能持續下去。這個訊息必須加大力度感染市民,其中可強調接種疫苗能大降死亡率,但就不要再說Omicron死亡率低云云,因實際死亡人數乃遠遠超過此前疫情,不要再被相關數學謬誤所騙,兼而繼續傳揚相關誤人的數學謬誤。

還要提醒香港人,只要簡單地減少外出、降低自己遭感染的機會,已為香港作出極之重要的貢獻。一可避免新傳播鏈形成,避免自己成為病毒的新載體;二可切斷傳播鏈,病毒傳播在你面前戛然而止;三可減低病床和隔離措施的壓力,及醫護、家人的照護壓力;四可減低勞動力不足壓力──職業無分貴殘,每一個人都是經濟社會有效運作的一枚螺絲,不要低估保存自己勞動力對經濟、對社會的重要性。其實,假如全港每一位市民做到上述一點,病毒再沒傳播機會,香港疫情已可不藥而癒!所以,你的簡單一小步──或簡單地不踏出家門一步,已是香港最終打贏疫戰的一大步了!在抗疫層面,防守就是最強的進攻!

「人都死了,還顧返工」

「人都死了,還顧返工」這句話曾經響徹全城。無疑,香港疫情已屆危急存亡之秋。長痛不如短痛,全民檢測乃解決香港「要不病死,要不餓死」的一舉兩得銀子彈──要稱之最後救命草亦可,重要的是大家肯定這個措施必須成功、不許失敗。如果香港仍停留舊日思維,包括停留此前的抗疫措施,則我們斷無辦法扭轉日死約百人的可怕漩渦。究竟要白白目送更多香港人死,抑或改弦易轍、堅定打贏疫戰?港府定可於此加倍努力,港人亦可自行貢獻救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