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6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學校功能的基本假設

我們對學校的功能,是深信不疑的。也幸虧有這種對學校的信任,才有家長毫不猶豫地送孩子進學校;也給予這種信任,才有全球的政府願意有巨額的財政投入,期望有豐裕的回報。

最近一個研究項目的訪問,引起筆者回憶中國開放改革初期,在貧窮農村,農民們不假思索、無法解釋地堅決要孩子讀上書。筆者在哈佛授課時的一位助教,巴勒斯坦人,她說:在我們家鄉,每天早上母親帶着孩子去學校,路途中不出事,平安抵達學校,就是一天最大的祝福。

非洲,在貧瘠的南薩哈拉,世界銀行數年前在六個國家調查教師缺席情況(teacher absenteeism),相當一大部分教師領了工資不上班、到了學校不進課堂、或者進了課堂不講課;即使如此,家長還是願意送孩子上學,他們還是相信,上學就有希望。在我們熟悉的富裕城市,家長對學校的信任與期望,更加熱切。學校、上學、「讀上書」,背負着人們莫大的期望。不管社會的貧與富,家長都假設學校是子女的希望。學校就是希望。

學校功能 學歷為主

「學校就是希望」,這裏面包括幾個假設。

假設之一:學校教育能夠給予學歷(credentials),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學歷」,包含分數、成績、考試、證書……等等。這教育體制裏面,有了這些,才可以升到上一級。但也不是沒有變數。變數之一,到了大學,很多學生就不再追求高分。變數之二,學校裏面成績好的,未必就是一生成功。變數之三,學校裏面成績不好的,也許將來可以很成功。變數之四,離開正規教育體制,學歷的影響就逐漸減退,還有很多很多的元素,決定人的一生。

假設之二:學校提供知識與能力。這個假設,也許有一部分是對的,主要是語言文字的能力;實際上在學校以外也會不斷耳濡目染而學習。也有年齡階段的窗口,過了這些窗口,學習語文就會困難,但也有不少例外。語文如此,其他的「知識」,就更難一概而論,也會因人而異。

比如說數學。以前叫算術,也就是「計算之術」,這肯定是學校裏面學到的,不可能靠耳濡目染。不過,學了算術,與掌握數學知識,還不是一回事。「圓」,很多人覺得學「圓」,就是圓周=2πr,面積=πr2,跟着就是按公式計算。看過上海一位小學老師,首先從兩名學生搶球,說明「等距離」的概念,再逐漸延伸到50名學生等距離搶球,「圓」的數學概念就出來了。那就不只是計算!

也聽過一位博士生,研究內地某「奧數」的培訓基地。都是千錘百煉數學題解難高手,但是結果卻極少報讀大學的數學。他們有了解題的能力,在比賽、考試中也許可以表現出色,但不等於他們有了數學的素養和興趣。

廣闊知識 來自實踐

以上只是以數學為例,因為比較容易說明。其他例如自然科學,考試成績高的,未必就是對那一科特別有興趣,或者是認識特別深刻。也有不少我們熟悉的科學家,直到大學,成績還是平平甚至低下。

假設之三:學校培養人力資源(人才)。這裏舉一個例子,以前簡單介紹過。若干年前,在東京參加一個工程教育的會,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學院院長,拿出一張圖,是他們的畢業生調查。裏面的項目分為4個領域。第一個領域可以算是「硬知識」,包括流體力學、熱力學、動力學、系統動力學、固體力學、熱傳遞、等。第二個包括系統思維、獨立思考、專業能力、工程邏輯。第三只有兩項: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第四屬於外部因素,包括設計、測試、市場環境、創業環境、社會環境等等。兩條問題:一、這些知識與能力,是從哪裏得來的。二、這些知識與能力,哪些在工作中使用得最多。

結果呢?第一個領域,「硬知識」,大多數來自書本,大部分是在學校(MIT)學的;但是使用率很低。而第二、三、四個領域,使用率甚高,卻不是在學校學的。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學校學的,與實踐中使用的,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因此,學校就沒有用嗎?也絕對不是。第一個領域,可以說是基礎;不可能想像,完全不懂各種力學的人,可以當工程師;學校功不可沒。但是,只靠學校學的,又不可能成為有用的工程師。

這段說話,對筆者啟發很大。學校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只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其中一個因素。香港的簡美蓮博士也有相關的研究發現:同屬一所大學同一學科的畢業生,即使學業表現差不多,進入同一個行業,起薪點可以有非常大的差異。這說明,僱主看人,不只看學歷或者大學品牌,也就是不只看學校的教育。他們說,我們不會看他們過去學了什麼,而是看他們將來能夠做什麼。

MIT那位院長,還說了一番話:「我們很多畢業生,很多沒有成為工程師,我們也很高興,說明我們的教育是全面的,並非純粹的職業訓練。但是,我還得說,最好的工程師,還是來自MIT!」三言兩語,把學校的功能講得很透徹。

但是那位院長沒有說的:任何學校,總還是有不成功的畢業生,又或者曾經成功,然後沒落。再說,即使是不見經傳的學校,也會產生成功的畢業生。學校,只能是畢業生成功的因素之一。

影響生命 豈只學校

假設之四:學校培養鑄造美好的未來。下面一個例子,來自Clayton Christensen的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你會如何量度你的生命?》)。作者本身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也是該學院的畢業生,開宗明義在前言中就講了哈佛商學院畢業生每五年一次重聚的故事。畢業五周年,是踴躍的歡敍,每個人都容光煥發而意氣風發,每個人都有成功的事業,也都看來有美滿的婚姻。

十周年,有點不一樣。有些沒有出席,雖然很多都已經處於大企業的高位,有些已經在賺取巨量的收入,但很明顯不太愉快。他們並不是在享受他們的生活,無數的婚姻出現問題。這與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功,成了尷尬的對比。25周年、35周年,更糟。甚至有本來很善良的同學,因為涉及財政大案而入了獄。

作者提醒讀者,這些畢業生中,當然還有許多事業成功而又享受生活的。不過,上述的那些並不愉快的例子,都來自名校的優秀畢業生,他們離開商學院,都有偉大的宏願、美好的前程。為什麼卻會陷入家庭的窘境與罪惡的深淵?

這裏提出這個例子,旨在說明,最為人羨慕的學校,也會出現不愉快、不長進的畢業生。最強的學歷,也不能保證美滿的一生。希望學生有美好的前程,那大概是每一所學校的願望;但是學校只是影響學生的一個方面。

影響學生一生的,還有他們的機構、朋輩、事業、社會,還有種種其他的挑戰、誘惑、選擇、際遇,影響着他們的生命。值得一提,今天的網上虛擬社會,正在發揮我們想像不到的影響。學校當然對學生有影響,不同學校畢業的學生,會有不同的風格,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學校卻無法像工廠一樣,決定學生未來的事業與前途、社會觀與價值觀。同樣的風格,卻完全可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那也是不爭的事實。

小結一下,學校的功能,學校對學生成長的影響,是非常複雜的。對以上的假設加以思考,認識學校功能複雜性,絕對不是為了貶低學校的功能,而是提醒我們,需要問:如何看待「學校」?如何認識學校對學生的影響?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