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8日

黃伯農

COVID-19疫苗研發進度和展望

7月下旬,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工作進展良好,有疫苗已經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包括中國和英國研發的疫苗,預料明年上半年可開始應用。他指世衞正協助擴大疫苗產能,希望確保疫苗得到全球公平分配。

本文以中國研發的疫苗為個案,回顧過去疫苗研發的進展成果,提出疫苗研發成功取決於基因工程技術,除了要確保疫苗得到公平分配,也須推動開放基因工程技術予南半球國家。

第一階段成果

中國領先疫苗研發。5月22日,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CanSino Biologics)在英國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表研究報告,表示該公司與中國軍事科學院屬下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少將團隊合作研發的「基因改造腺病毒載體疫苗」(genetically engineered adenovirus vectored vaccine)──稱為「Ad5-nCoV」──已在第一階段人體試驗中證明安全。在3月中下旬,108名接種疫苗的成年志願者的血液樣本顯示,多數人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因為這是全球首宗發表有關COVID-19疫苗的研究成果,所以引發國際注視和議論。

科學界普遍認為疫苗研發可導致兩種抗體的出現:一種是僅僅與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結合的抗體,另一種是能夠防止感染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科學界相信能研發到後者才能防止病毒進駐人體。惟中和抗體只是人類免疫系統的一部分,T細胞對於免疫同樣重要。幾乎所有的有效疫苗都會在誘發抗體反應的同時誘發T細胞產生反應。中和抗體可以使新冠病毒失去效力,而T細胞是一種白血球細胞,有助協調免疫系統,可以發現人體內的被感染細胞並摧毀之。

康希諾在5月發表的研究發現,75%的人接種高份量疫苗和50%的人接種了中或低份量疫苗,接種疫苗28天後,體內產生高水平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

由於當時美國科學界未有人知道什麼水平的中和抗體才算足夠防止COVID-19感染人體,所以沒有依據去判斷康希諾所研發的疫苗是否有效,也傾向質疑多過相信。另外,美國疫苗製造廠Moderna於5月18日曾宣布,成功試驗到能使人體產生中和抗體的疫苗,但Moderna沒有如康希諾般將研究資料出版公開,所以科學界便缺乏參考依據去作比較。

例如,美國疫苗科學家Hildegund C. J. Ertl稱,對康希諾初步試驗的疫苗於45至60歲成人所引發的中和抗體反應「有些失望」,並指康希諾疫苗可能對年輕成年人較合適。她還說,康希諾的疫苗是建基於一種導致普通感冒的人類腺病毒「Ad5」。由於有一半接種疫苗的成年人已具抵抗Ad5的中和抗體,他們體內未必會因疫苗而產生強勁的中和抗體。雖然可以增加疫苗份量去克服Ad5中和抗體的潛在問題,但過量注入腺病毒載體可能引發安全關注。

其實,康希諾及陳薇少將團隊早已掌握與Ad5腺病毒有關的生物技術。2017年,中國政府曾批准了康希諾研發以Ad5為基礎病毒載體的伊波拉疫苗,已供緊急和國家存庫用途。

7月20日,康希諾及陳薇少將團隊於《刺針》刊登4月份第二階段的試驗研究報告。在508名接種了一劑疫苗的健康志願者中,顯示安全性,大部分人出現良好免疫反應。報告指單次接種疫苗28天後,99.5%的受試者產生了特異性抗體,95.3%受試者產生了中和抗體,89%的受試者產生了T細胞免疫反應。另外,約77%的人出現發燒和注射部位疼痛等輕微副作用。證明疫苗效能顯著。

第二階段成果

針對康希諾7月20日刊登的研究報告,我有兩個觀察。第一,4月份第二階段的疫苗試驗結果比3月份第一階段的疫苗試驗結果明顯地提高,可能是因為研究團隊將第一階段的疫苗Ad5-nCoV的基因結構再改良至達到更佳免疫效果,這反映中國的病毒基因工程技術已成熟。

第二,同日獲《刺針》刊登英國牛津大學團隊的疫苗研究報告也顯示正面結果。牛津大學與英國藥廠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共同研發的疫苗名為「ChAdOx1 nCoV-19」,亦已完成第一和第二階段試驗。團隊將一種可以導致黑猩猩感冒的腺病毒進行基因工程改造,成功讓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了中和抗體和T細胞。研究顯示,90%的人在接受一次注射後產生中和抗體,其中只有10人接受兩次注射,而10人全部產生了中和抗體。疫苗安全,也有輕微副作用。牛津研發疫苗成功也印證了基因工程技術的重要性。

疫苗獲批准解放軍接種

6月,中國政府審批康希諾研發的疫苗,以應用到解放軍部隊內。我估計國內第三階段試驗或已於5月完成,縱然有關資料沒有公布。6月25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疫苗為「解放軍可接種疫苗」,也證明了疫苗已完成最後測試程序才可被解放軍全面接種。解放軍或許是現時世界唯一免疫的軍隊。

康希諾生物的COVID-19疫苗計劃,其實早於5月中旬與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簽訂合作試驗協議,擬把疫苗送往加拿大進行進一步臨床測試。但由於近日中加關係因孟晚舟和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等問題愈趨緊張,據報中國政府至7月下旬尚未批准把疫苗運往加拿大,導致加拿大正焦急謀求自行研發疫苗的方案。

定「疫苗強國」指標

基於以上個案,我推論中國和英國應該是全球最先研製到能有效抗擊COVID-19疫苗的國家,他們的成功均取決於基因工程技術。因為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改造得來,研究人員便可以彈性地透過改變病毒基因結構去達到預期免疫效果。

尼日利亞前財政部長、現任世衞官員Ngozi Okonjo-Iweala倡議,用新方法確保疫苗得到全球公平分配。

我認為世衞也須推動各國開放基因工程技術予南半球國家,讓大家可以自行研發製造所需疫苗,長遠折衷解決全球「疫苗不公義」現象和加強抗擊各種流行病的能力和速度。

北京曾承諾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global public goods)。如果做到,我想中國經驗將為國際關係研究「疫苗強國」(vaccine power)這新概念定立初步指標,有鼓勵其他國家仿效和豐富指標內容的良性作用,為人類抗疫未來燃點希望。

黃伯農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