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26日

吳歷山

臨終怎麼死法 有冇得揀

這個問題在醫學不發達的社會和年代,不是問題,但隨着時代進步,這成了每個人必須思考及預作準備的人生大事。

現代醫學科學突飛猛進,可以把瀕臨死亡的人救回;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令嚴重疾病得到醫治或紓緩;可以靠輸液或鼻飼延續生命幾十年甚至更久……醫學發展的確造福人類,挽回了不少生命和健康。但正因為這樣,也造成許多無謂的治療和不適當維持生命的治療,增加了當事人的痛苦折磨,而這並非一定是當事人的意願。

病人擁治療自決權

現代人習慣把醫院當作人生的終點站,有病就送進醫院,而習慣上會要求醫生給予進取的和積極的治療,這符合了一般家屬的心理,以及醫生「應提供對病人最有利治療」的醫護守則。但這又是否符合當事人的意願?對病人整體及未來的生活質素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原來在病床與太平間之間存在着一道漫長而艱難的路,要當事人自己去承擔和經受!難道當事人就無權選擇?

筆者行醫生涯中,見過不少一早表示不願接受「過度、無意義的治療和搶救」,其中有我的病人,也有同行醫生,但當他們重病被送進醫院,最後卻「被治療了」、「被搶救了」,有的至今仍癱在病床「等死」。此刻一些醫院、護理院、安老院,躺着多少末期病人、癱瘓人、植物人,靠氧氣、插管、輸液,維持着「人間煉獄」般生命,而其中許多人是不願接受這些無盡的折磨的。

醫學倫理上,病人擁有對治療的自決權,病人自身的意願超越家人和醫生的意見,必須首先獲得尊重。問題是,當病人重病或陷入神志不清時,無法判斷或無能力表達自己對治療的意願。這就是日前食物及衞生局推出「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Directive, AD)立法的用意。

許多國家早已就AD立法,為人熟知的名人有列根、克林頓夫婦、李光耀、高錕都簽下AD,西方不僅立法而且廣泛推廣,形成潮流。

大力推廣預設醫療指示

「預設醫療指示」是,在精神上有能力作決定時,以書面形式指明自己一旦陷於末期病患、持續植物人或長期昏迷或處於晚期不可逆轉,生存受限情況下,拒絕接受維持生命治療、心肺復甦術、人工呼吸、流體餵養等治療。簽署條件是18歲以上、意識清醒、在兩名無利益關係的見證人(其中一名是醫生)面前簽署,以便將來當事人不清醒時,家人和醫生可以依據AD作出治療方案的決定。醫管局有提供範本供填寫或參考。

必須指出的是,AD與安樂死不同,後者是指用人為方法結束生命,AD則是指治療和維持生命的方法。另外,AD隨時可口頭撤銷或以書面修改;而且只是在當事人處於特定情況下才會啟動,不會出現應救不救的情況。

預設醫療指示立法無疑是一項直接關乎民生、符合人道、人權、法治的德政,必須盡快立法並實施。

數字顯示,由2012年醫管局推出AD指引至今,參與簽署人數只有5561人,相對同期香港死亡人數30萬,實在可謂九牛一毛,少得可憐。主要原因是宣傳不足及推廣人手群有限。醫管局向屬下醫院長者推廣也容易招致「為節省資源該醫不醫」的誤解。

筆者認為,該項德政必須大力推廣,通過傳媒、宣傳和教育,令預設醫療指示家喻戶曉廣泛討論,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吳歷山  香江智滙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