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港大護理學院育嬰室搜索App負責人 駱月雲講餵哺母乳地點變化

譚淑美| 訪談錄

2023年5月12日

本周日是母親節,據香港大學護理學院的數據指出,現時全港公共場所的育嬰室有逾600個,該院更在4年前推出免費的育嬰室搜索App「母乳GPS」,可按用戶所在位置,列出附近的育嬰室地點,讓本地母親街外餵哺時節省不少工夫。這程式至今下載人次逾9300次。

研發團隊的負責人是該院助理教授駱月雲,她本身是三孩之母,在以下訪問,她不單談到程式的創立過程、數據分析等,也講及她作為人母逾10年,本港育嬰室的變遷。另一受訪者是港鐵車務項目策劃經理王英茵——目前港鐵多條線路合共有14個育嬰室,室內的設計細節,不少來自同樣為人母的她。

在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蒙民偉樓的一個育嬰室門外,駱月雲抱着一個「玩具BB」,與助手一同在等候保安開門——此句有兩個看點,第一,「玩具BB」不是真的玩具,因是用來教學,無論體重或手感,都跟真BB十分相似;第二,這育嬰室須要按鈴找保安開門。由於要拍照,保安又得通知上級,擾攘十數分鐘後,記者和攝影師才可以進入。

根據「母乳GPS」,這育嬰室有以下設備:獨立房間、用者可上鎖、換片板(沒有牀墊)、洗手設備、插蘇電源及座椅。

「母乳GPS」自2019年4月開始供公眾下載使用,駱月雲的團隊申請到一個政府基金故有資源去做開發、宣傳母乳的活動……以至對相關人員如提供育嬰室商場的職員做培訓。他們統計出,現時全港約有600個育嬰間,除比較「大路」的商場外,「康文署、醫療機構、公園、博物館、餐廳都常見有這個設施。」她如數家珍道,後者尤以親子餐廳有更高機會附帶上述設施。香港2021年出生率為3.7萬名嬰兒,可粗略推算出大約每60個母親(或嬰孩)就可用一個育嬰室,算十分充裕。

駱月雲現時是三孩之母,她的孩子分別為7、8及13歲。第一胎是在2010年懷孕,她不諱言目前社會對母乳餵哺的認識愈來愈深,相關設施也愈來愈多及方便。「以前,你不知道去哪裏找,只能靠上網搜尋——例如去看一些媽媽網頁,或者問朋友。」她帶點苦惱地慢慢憶述:「我當時主要是去商場,但那時的商場普遍把育嬰室與殘廁混合,感覺不太好。現在,大型商場會把兩者分開。」

高分數設施

用家之言,她認為育嬰室即使最簡陋,也必須要有一張椅子、一個鈎、換片板和洗手的地方。再高級一點呢,她見過「每個媽媽有獨立房間、電掣插頭、暖風機、暖水、暖奶器。」她解釋,暖風機的作用是為媽媽保暖,因為餵哺時要拉開衣衫。「商場冷氣都幾凍,若有暖風機,媽媽們會舒服一些!暖奶器或暖水,是用來把早已泵出來的奶『坐暖』,BB不飲凍奶的!」

更高級別的,她點名讚美海洋公園的一個育嬰室,除上述設施外,還「有床畀媽媽瞓,拉上簾可變成私人空間,又有雪櫃」。這個育嬰室,屬於海洋公園的海濱禮品廊旁救護站(S2)。從相片可見空間很大,看起來像醫院。「它本身其實是救護站,不過身兼育嬰室角色。」她停一停再說:「至於用家評分最多又最高的,屬於灣仔會展的育嬰室!」

駱月雲也曾在外地參觀過育嬰室,她覺得外地與本港主要分別在空間。原來又是「土地問題」——「外國地方大很多,連兩三個小朋友一排合體的BB車都可以推入去。外國也有不少媽媽隨時隨地都餵奶,就算在餐廳都——」她以手勢表達餵奶的樣子。「香港如果係咁就好啦,雖然而家(港人對母乳餵哺的意識)已經有進步。」

男士也下載

至今年3月,「母乳GPS」有逾9300次下載。「其中有8800個用家,總共開了我們的程式超過64萬次。」她提供一些數據。由於有不少是年輕媽媽,使用的社交賬戶也瞬息萬變,所以程式可連結的賬戶,分別有Facebook、IG、YouTube……「我們這年代的人使用Facebook,到推出程式時,很多媽媽其實是用IG,到再新一代的媽媽,她們較多用YouTube!我們要支援不同年代的媽媽呢!」別以為用戶百分百是女士,「我們之前在BB展覽擺攤位,有很多爸爸來下載,因為爸爸都要幫手搵房嘛!」她指,育嬰室其實男女都可進入。「但有些育嬰室在女廁內,男士就不能入了。」

像坊間的美食推介App,用戶可以主動向系統「報料」,「例如用戶發現某間育嬰室不在App裏,又或者原有育嬰室有什麼update,他們都可把資料上載,我們有專人審視過才在網頁列出。」

另一個去年中才新增的功能是嬰兒成長日誌,可讓媽媽同時記錄孩子的一切。「這是基於用戶需求而增設,媽媽們覺得集中在同一個App處理BB的事會方便一點。」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港鐵育嬰室4年增14個

下一篇科大工學院院長羅康錦講搶人才經驗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