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生活步伐都很急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戴翰芬幼兒學校(下稱戴翰芬)近年致力推動靜觀(Mindfulness)教育,提升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身心健康。
「不少人聽到靜觀,就會聯想起閉目打坐,其實不一定要閉上眼睛或打坐靜修;最主要是圍繞三件事:覺察、情緒和聯繫。」麥綺筠校長去年在高班試行靜觀課程、親子工作坊,教導小朋友和家長把意識和注意力帶回自己身上,認真感受當下經歷和心情。
「學校想透過學生安靜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以平靜心境去感覺自己的需要,並感受神與我們同在,在面對困難和挑戰中懂得尋求神。」
麥校長指出,用很簡單的方法,就能練習靜觀。「課程活動之一是找個安靜的地方,讓學生躺平,把毛公仔放於腹部上感受呼吸,察覺呼吸是快或慢、順不順暢,因為呼吸看不見,透過五官接收身體訊息、感受變化。」
這跟幼稚園本身的五感遊戲相似,可以訓練小朋友專注力。「在寧靜環境下,用耳朵聆聽和感受身邊的一切,可能會聽到平日沒有留意的聲音,例如冷氣機發出的聲響、鄰班的笑聲。在吃東西時,拿着餅乾細看後再用鼻探索,體會第一口咬下去的味道和質感,再慢慢咀嚼。也有靜觀步行,小朋友在走廊慢行,留心腳踏地的感覺,究竟地下是硬或軟、是涼或熱,把注意力帶到此時此刻的自己身上。」
儒家經典《大學》裏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麥校長認為,靜觀有助平靜心情,深思熟慮作出選擇。
停下呼吸同在
「我們透過剛才一系列活動,教小朋友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情緒怎麼樣,學會平靜內心,亦教他們面對抉擇。譬如去旅行,想去哪兒?與誰人去?乘搭哪種交通工具?帶備什麼物品等,讓他們學習冷靜思考和選擇。」
靜觀不只是個人練習,還可以是大班教學。「其中一課是讓小朋友圍圈走,每遇一個人便點頭微笑。這是讓孩子學習對人微笑,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培育感恩、同理心及如何與人聯繫。透過這些訓練,小朋友可以更加認識自己,有助他們身心正面健康發展。」
在過去一年,課程的成效顯著,甚至有一些沉默寡言的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多了表達自己,遇到困難時懂得向人發問,小小改變就是大進步。
「健康家庭對孩子成長極為重要。」她補充,如果想靜觀能給小朋友帶來更好效果,家長應一起陪伴孩子練習。「成人更需要靜觀,疫情下大家的壓力也增多了,尤其是雙職父母,停課期間很多憂慮,靜觀教他們要活在當下,過去的或將來的都別想太多,要享受此時此刻和孩子的相處,因為在和諧的家庭成長的孩子最快樂。學校早前就推出了一系列親子靜觀活動,包括到訪挪亞方舟,讓家長慢行,感受大自然,學習平靜。」
麥校長特別感謝林瑞芳教授義務協助,親自帶領學生進行「學前dots靜觀課程」和親子工作坊,林教授是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總監,活動早於本地中小學實行一段時間。「期望未來有更多資源,支援學前靜觀課程。」
另一方面,麥校長參加了8星期的基礎「.b 靜觀課程」。「都市人生活緊張忙亂,同一時間處理很多事,我想藉此學習專注,每當分神或心情煩躁時,可自我覺察,懂得深呼吸,正如.b(發音「dot-b」)代表着「stop, breathe and be」(停下,呼吸,同在),幫自己了解此刻情緒狀態,平靜下來,讓頭腦清晰再做決定。這正與學校推行藝術的理念不謀而合,藝術讓小朋友平靜自己,更認識自己。」
鑑賞名畫技巧
藝術教育是戴翰芬另一大特色,推行了五六年,較為特別是「大師級鑑賞」項目,教小朋友欣賞名畫,包括梵高的《星夜》、莫奈的《晨霧》、瑪格利特的《快樂的捐助者》、保羅克利的《啟航》、Alma Thomas的Everything Is Beautiful等。
「我們不是要小朋友模仿大師畫作,而是教他們欣賞名畫當中的構圖、用色、手法,學其技巧而創造自己的作品。」記者所見,其中一個課室牆壁上的《同心樹》,受康丁斯基的畫作《正方形與同心圓》所啟發,小朋友學習運用對比的色彩,創造出繽紛的效果。麥校長解說:「顏色方面,由基礎班到高班都有學習伊登色環裏面的對比色、近似色、配搭等。」
接待處玻璃門的畫作也是小朋友所創作,參考法國印象派及點描派畫家秀拉的《海景》,學生以點描形式創作,將藝術創作帶到生活中。老師善用場地,課室天花板、地面都張貼學生的畫作,連洗手間的花花擺設,也是小朋友所設計的。
「做藝術,最主要不是作品靚不靚,而是表達他們想法,着重分享和表達,最重要的是互相欣賞。我們不建議在課堂上畫畫,因而把星期五改為藝術日,老師播放純音樂,小朋友可專注和陶醉於填顏色及藝術創作。有時還教他們觀察,比如畫花,不只是提供相片,而是提供實物,給他們留意花的不同形態,包括正面、背面、側面,畫出來就不一樣。」
疫情前,該校曾與長者中心合作舉辦展覽,於社區會堂展出,也申請將學生作品在中環碼頭、地鐵站內展出,提升小朋友自信。「最特別是每年暑假,4個年級的學生與老師一起完成巨大畫作,張貼在大肌肉室一年。」
戴翰芬位於中環中心,在繁華商業地段,門口增置小魚池,為鋼筋混凝土環繞的鬧市帶來極具創意的自然特色。「希望小朋友在石屎森林中欣賞魚兒游來游去,聽流水聲,學習環保種植,珍惜大自然和生命。」
學生家庭多為中西區內工作的雙職父母,因此活動設計盡量配合家長時間,平衡工作和照顧小朋友責任,例如「愛+閱讀」計劃於中午舉行:「有個爸爸咬着蘋果過來,他們很享受,因為不用請假。而且許多親子活動、生日會安排在下午,家長花一小時陪伴孩子後,便回去上班。」
很多家長感激學校的安排,因為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玩完後就滿滿正能量!甚至有居於區外的家長千里迢迢乘搭一小時車來校,參與親子活動、當義工。
戴翰芬並非催谷學校,期望透過靜觀、藝術、戲劇教育等課程,讓小朋友認識自己,願意表達,具信心、勇氣面對將來困難和逆境,這些都與麥校長的成長背景有關。「小學念名校,競爭很大,只要成績優越,就會受老師和同學重視,我屬於中游,自信心很弱,上學很不開心。我不想自己的學生也過倒模似的生活,加上近年很多輕生新聞,看到整個社會現象是小朋友的心靈脆弱,遇問題不知如何解決,覺得很可悲。所以我選老師一定要有愛、懂包容,因為小朋友起步有快有慢,此刻未成熟不等於沒有才能。」
麥校長推介她最近看過一本印象很深刻的書籍——梁永泰博士的《哪個孩子不出色》,從一個父親的心情,看3個兒子的出生與成長。「加入學校8年,遇過幾個單親媽媽在學校得到關心,我們特別支援家長,家校同行是我們所重視的。」
影響孩子一生
過去有兩位家長性格害羞,影響所及,她們的女兒同樣害羞。「第一位媽媽沒有自信,於是邀她加入家長教師會當義工,起初她不敢帶領活動,但後來慢慢習慣了,之後重投社會工作,女兒看到母親的改變,也漸變得自信。第二位媽媽主動加入家教會,最後也成為女兒榜樣,她的女兒一上台便緊張到低頭,直到畢業典禮都很害羞,但至少肯在台上揮手,升小學後也變得大膽了,所以幼稚園教育未必看到成果,但會慢慢累積信心,影響孩子一生,之前的工夫絕非白費。」
麥校長名字為「綺筠」,當年幼稚園老師替她改英文名Eva,一直沿用至今。
她解釋:「Eva很有意思,象徵賦予新生命,正如從幼兒教育開始,小朋友接觸的第一個老師,塑造其價值觀和品德。我喜歡幼兒教育,因為彈性很大,毋須追趕課程,看到小朋友的不同需要而設計相關教學內容,幫助小朋友和家人是我最大的滿足感。」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戴翰芬幼兒學校
學校類型:非牟利、學生性別:男女
創校年份:1998年、教學團隊:19人
校長:麥綺筠女士、學制:全日制
宗教:基督教、地區:中西區
撰文:林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