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多邊氣候行動是唯一選項

巴巴耶夫(Mukhtar Babayev)|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11月14日

我們的世界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全球變暖的破壞性影響日益明顯,而這場危機正在加深。為了緩解危機,必須當即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倘若當下無法行動起來,那就只能迎來更多人員和經濟損失。

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就為採取有效集體行動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在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全球不確定性下,這場大會將考驗人類應對這一生存性威脅所仰賴的多邊體系。

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制定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協調行動奠定了基礎。該公約設立了年度締約方會議以推動各類基於共識的解決方案。其理念非常簡單:鑑於氣候變化是個全球性問題,那麼對它的解決也需要採取合作的方式。

該框架公約促進小國與超級大國之間的合作,使民間社會組織能夠直接與政府接觸,還推動了跨境技術轉讓。但或許最重要的是它為集體行動提供了一個框架,在該框架下,每個國家所付出的努力都會激勵其他國家加強自身努力。

雖然1997年《京都議定書》為發達國家設定了具有約束力的減排目標,但人們很快發現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為此發達國家於2009年承諾會在未來11年內,每年調動100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氣候政策。

而將全球變暖幅度限制在相對工業化前水準高1.5℃,並確保其遠低於2℃的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則是一個轉捩點。為了監測進展,該協定創建了一個國家自主貢獻系統,讓各國可以概述其減排計劃,同時通過定期全球審計來評估各國是否正在履行其氣候承諾。

遺憾的是,去年在迪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召開前發布的首次全球審計,顯示我們距離實現這些氣候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該審計還提供了全面的路線圖,呼籲所有國家承諾根據1.5℃的目標調整國家自主貢獻,並制定明確的步驟和時間表,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以確保有望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則是多邊行動的下一步,各國領導人有望就面向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目標(即所謂新集體量化目標)的大幅提升達成一致。此外,每個國家必須在2025年2月之前提交更新後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透明度對於這一進程至關重要。如果《巴黎協定》的目標是終點,國家自主貢獻是路線圖,那麼新集體量化目標則為達成目標提供了必要的燃料。而對各國採取大膽氣候行動的承諾和提供必要資金的意願建立信任則是關鍵。

作為本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阿塞拜疆敦促所有國家儘快提交與1.5℃目標相一致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我們也在盡一切努力確保制定一個公平且雄心勃勃的新氣候融資目標,使之可以滿足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並與危機的規模和緊迫性相匹配。

無法達成這一目標將迫使我們面對幾個嚴峻問題:我們是否願意接受《巴黎協定》的失敗?還有哪些替代方案?在此有一點是明確的:如果沒有可行的備用計劃,那麼我們就必須竭盡全力實現1.5℃的目標。在夢遊中步向氣候災難可不是個選項。

雖說多邊體系存在缺陷,但它仍然是應對這一重大挑戰的最佳框架。30多年來它促進了持續的國際合作,實現了對氣候變化科學理論的共同認知,並就各項全球氣候目標達成了強有力的共識。

而多邊主義的替代方案則是一些零散的應對措施,各國政府各行其是,缺乏協調與合作。這種做法意味着進展緩慢、成本高昂且結果不平等。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目標,那麼一切共同目標意識都將消失殆盡。

以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關於完成《巴黎協定》第6條,該條款旨在實現碳市場的標準化,談判的目標為例,通過將資源引導到那些最有效的緩解專案上,該框架可以在未來6年內每年節省2500億美元,在一個資源有限的時代這堪稱一項巨大提升。

在參考其他替代性選項之後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讓現有體系發揮作用。作為本次大會主席國的阿塞拜疆將不遺餘力地促成一項國際共識。借助一個側重於推進變革性氣候行動的議程,冀可以幫助彌合地緣政治分歧,但成功將取決於各國能否願意建設性地參與並致力於多邊進程。

導致氣候變化的科學原理已然明確,協調行動的各類框架已經到位,方案也制定完畢了。如今我們必須找到將這些工具付諸實踐的政治意願。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就是我們證明多邊主義可以發揮作用的契機。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民主黨人才是笑柄

下一篇錯誤認知左右了美國大選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