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新冠疫情為氣候行動帶來教訓

恩索弗(Ifeanyi M. Nsofor)| Project-Syndicate

2023年9月18日

這是官方說法:7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全球變暖正在發生,其成本也在不斷上升。世界氣象組織最近指出,「1970年至2021年,極端天氣、氣候和與水有關的事件,造成了11778宗報告的災害,死亡人數略高於200萬,經濟損失為4.3萬億美元。

就像大流行一樣,氣候變化影響世界各地的每個人。在加拿大,西北地方首府黃刀鎮(Yellowknife),最近因為數百宗山火席捲整個地區而進行疏散,而美國則面臨瘧疾、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捲土重來。在亞洲部分地區,嚴重的季候風降雨造成洪水,摧毀生計。在馬拉維(Malawi),兩場破壞性風暴加劇了曠日持久的霍亂疫情,奪走了1600多人的生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但影響分布並不平均:十分之九的氣候衝擊和極端天氣造成的死亡,和60%的經濟損失,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我親眼目睹了我的家鄉、尼日利亞東南部的南卡(Nanka)山體滑坡的破壞性影響。多年來,溝壑侵蝕的增加摧毀了住宅地基,毀壞了農田,加劇了糧食不安全。

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後果,讓人想起新冠大流行,這場瘟疫造成600多萬人死亡,摧毀了企業和生計,破壞世界經濟。事實上,全球新冠應對——現在它已成為一個持續的健康問題,而不是緊急情況——為減緩全球變暖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教訓。

首先,氣候變化構成了世界衞生組織所謂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PHEIC),理應按此對待。全球變暖顯然符合世界衞生組織對PHEIC的典型定義:「一種非比尋常的事件,確定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對其他國家構成公共衞生風險,可能需要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而不是世界衞生組織,更適合領導這一舉措,因為它已經為各國政府提供了制定氣候政策的科學資訊。

其次,全球南方必須承擔更大的氣候領導作用。例如,非洲衞生領導人在全球新冠疫苗計劃(COVAX)設施建設中的代表性不足,給全球大流行應對工作造成了重大挫折。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與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和世衞組織一起創建了COVAX,以確保公平獲得新冠疫苗,但該倡議——以殖民心態構思——遠未達到這一理想。

IPCC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其報告的作者中只有一小部分來自非洲。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所指出的那樣,非洲領導人必須處於決策進程的中心,因為非洲承受着氣候變化影響不成比例的負擔,而對加劇氣候變化的全球排放的責任最小。

第三,政府必須採取措施,打擊錯誤資訊和虛假訊息。在大流行期間,虛假資訊氾濫,導致資訊疫情(infodemic)——合法和誤導性資訊都過多。社交媒體平台在全球有近50億個用戶 ,加速了虛假新冠論點的傳播。但政策制定者和學者也可以利用它們來澄清事實。

為了教育公眾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後果,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更加綠色的世界,更多的科學家和其他專家應該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帖文,並與其他用戶互動。令人擔憂的是,在馬斯克(Elon Musk)接管Twitter(現在稱為X)6個月後,經常發布有關全球變暖和生物多樣性帖文的用戶中,近一半不再活躍,為虛假資訊蓬勃發展創造了更多空間。

第四,所有國家都應為全球應對措施付出應有的份額。在大流行期間,富裕國家被鼓勵提供資金,幫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獲得新冠疫苗接種、檢測和藥物,結果好壞參半。

同樣,因為它們的歷史排放,富裕國家負有向較貧窮國家提供氣候援助的道義責任。去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朝着這個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面臨全球變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設立了損失和損害基金 。但這一措施固然值得稱讚,脆弱國家還必須改善管理和打擊腐敗,以減緩氣候變化。例如,每年有價值90億美元的黃金被走私離開尼日利亞。政府本可以將損失的收入投資於環境項目,例如防止南卡的山泥傾瀉。

最後,在處理真正的全球性危機時,囤積是徒勞的。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全球北方的許多國家囤積個人防護設備、檢測試劑、疫苗和治療方法,堅持知識產權保護,這加劇了不平等。然而,傳染病不會尊重國界;氣候變化也不會。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經歷氣候變化的毀滅性後果,只是形式不同。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將國際社會視為一個整體。我所屬的尼日利亞部落伊博(Igbo)有一個短語,強調集體行動的重要性:Ìgwèbụ̀íké。它的意思是「團結使我們更強大」。新冠大流行顯示,如果我們要為後代留下一個健康的地球,便必須建立公平的全球管理模式。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3.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當選的罪犯

下一篇氣候脆弱國家新融資協議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