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對美國聯儲局失去信任

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Project-Syndicate

2023年5月12日

矽谷銀行倒閉的餘震雖然似乎有所消退,但其實仍在世界各地回盪。儘管一眾美國聯儲局官員竭力向公眾保證,美國銀行系統是健全的,可是沒人有足夠理由相信他們。畢竟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3月矽谷銀行倒閉前幾天,也曾對國會說同樣的話。

在隨後幾周的時間裏,有報道稱2010年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所大力吹捧的壓力測試,並沒有預見聯儲局積極加息所導致的政府債券價值下降。Erica Jiang及其合著者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聯儲局加息之後,「全部銀行的資產市值平均下降了10%」,而「排名倒數5%的銀行,則遭遇了20%的下降」。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承諾,要追究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的相關責任人,但我們對這類承諾也應抱正面的懷疑態度,畢竟由他擔任副總統的奧巴馬政府,也從未追究任何銀行家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責任。

事實就是各監管機構——包括聯儲局——都未能保證銀行系統的安全。銀行因信任而存在:存戶需要確信他們可以隨時提取自己的金錢。事情也一直都是這樣運作,而變化的則是如今只需花一納秒,便可以在網上輕鬆支取數十億元現金。

即使存在一絲無法取回資金的危險,也足以讓理性的人提走未投保的資金——甚至是已投保的金額,如果存在延遲取款的風險。其結果就是當一家銀行倒閉時,留下背鍋的就是那些沒有留意這一事件的人,或是許多未能使用數碼銀行服務的年長客戶。

目前的現狀——成熟老練的存款者會利用仲介機構,進行監管套利,並確保他們的所有存款都有保險,或者隨時準備在收到風聲後當即提取超出保險金額的資金——可不是銀行系統的運行之道。為了確保該行業的穩定,政策制定者必須建立全面的存款保險,而保費則由存款人根據他們獲取的利益及其所構成的系統性風險支付。除非能做到這一點,否則銀行系統仍會是脆弱的。

作為負責監管矽谷銀行的政府機構的負責人,鮑威爾對導致矽谷銀行倒閉的監督失誤負有責任。與引發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規模抵押貸款欺詐不同(其廣泛程度在歷經多年海量訴訟和其他法律行動中才逐漸清晰),矽谷銀行的貸款操作看似相當合理。

當然,即使是好的貸款操作,也會在重大經濟衰退中變質,當這麼多錢被存放在沒有保險的低息賬戶中時,也無可避免地要懷疑其中涉及某些可疑的活動。但矽谷銀行的問題其實更為顯淺,任何負責任的銀行監管機構都應當採取行動,特別是當監管機構成為了風險的製造者時。

銀行一直都在實施把短期存款變成長期投資的期限轉換行為。雖然這個過程本身存在風險,但如果納稅人會直接或間接地承擔下行風險,銀行往往會被誘惑,拿存戶的金錢賭一鋪。這就是矽谷銀行的作為:它將一些客戶的存款投資於看似安全的長期證券,打賭長期利率不會上升。監管者不應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而是應該在出現這類情況時,將其作為壓力測試的核心部分。

然而聯儲局卻放任這種情況發生,並且因為忽視利率上升在觸發金融業脆弱性方面的作用,而削弱了自身壓力測試的效用。除了這些監察上的錯誤之外,在矽谷銀行崩潰之前還出現了監管失誤,因為鮑威爾領導下的聯儲局放寬了對矽谷銀行等銀行的監管,認為這些銀行只有區域經濟意義,而不具備系統重要性。

大多數人沒有能力、資源或渠道獲得評估銀行健全性所需的資訊。這類評估是一種基礎公共產品,因此也是政府的責任。如果一家銀行能接收公眾的金錢,公眾便應該有信心它能償還這些金錢。而美國政府——特別是聯儲局——卻沒有做到這一點。

正如其他獨立中央銀行一樣,聯儲局一直小心翼翼地守護自己的信譽。失去信譽的風險被認為是聯儲局去年加息的原因,而其加息幅度又遠遠超出了將2008年後超低利率正常化的範圍。但由於未能認識到快速加息所帶來的風險,以及持續十多年的近零利率如何加劇了這些風險,聯儲局破壞了其自身的信譽——這正是其試圖避免的結果。

更糟糕的是,加息反映了聯儲局對通脹來源的誤判,通脹主要是由與新冠疫情及烏克蘭戰爭相關的供應衝擊和需求轉變所驅動。導致消費者價格指數上升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住房短缺引起的租金上漲,而更高的利率會加劇這種狀況。同時聯儲局的通貨緊縮策略,可能導致非裔美國人的青年失業率躍升至20%以上,給這個高度不平等的國家留下長期傷痕。

就目前情況來看,聯儲局及其主席在各方面都失去了自身信譽。當前的危機暴露了聯儲局未能解決,促成2008年危機的管理問題。其中一個佐證就是,矽谷銀行行政總裁(CEO)貝克爾(Greg Becker),竟然列席本應監督其銀行的地區聯儲局董事會。

矽谷銀行倒閉所引發的仍在醞釀中的金融動盪,是否會演變成更深層次的危機,還有待觀察,但投資者和存戶沒有理由相信,聯儲局所謂這種事件不會發生的保證。只有對存款保險、管理、監管結構和監督實施有意義的改革,才能恢復各界對銀行的信心和聯儲局的公信力。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3.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對抗瘧疾有新武器

下一篇新自由主義的最後壁壘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