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消息霸佔全球新聞頭條,而新冠病毒仍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社會經濟破壞。這場疫情已經奪去了超過600萬人的生命,使1.24億人陷入極端貧困,阻礙了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幸運的是,現在已有約50億人最少接種了一劑新冠疫苗,世界衞生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設定了,到今年7月為所有國家70%的人接種疫苗的目標。
儘管烏克蘭發生了可怕的戰爭,但疫情及其造成的持續損失,仍將與氣候變化並列為全球緊迫問題之首。正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報告所顯示的,氣候變化危機的影響每天都能感受到。就在最近,極端氣溫和乾旱肆虐西亞和北非。海平面上升正威脅許多島國和低窪國家。災難性洪水淹沒歐洲和中國的部分地區。野火席捲美國西部和澳洲的大片地區。
科學家們現在警告,到本世紀末,「一切照舊」可能會使全球平均氣溫相較工業化前水平上升攝氏3至4度,這是災難性的。為了將全球變暖保持在一個更安全的水平,即使低於攝氏1.5,需要到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5%(從2010年的水平)後到2050年減少至零。
我們已經知道,Omicron的致命性低於早期的新冠病毒變種,應該利用當下鞏固去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氣候峰會上所產生的勢頭。世界需要開始應對氣候變化,起草一項遠遠超出應對疫情範疇的復甦計劃。復甦不僅要全面,而且要綠色。
這在實際中意味什麼?3月26日至27日舉行的第20屆多哈論壇即將召開之際,我們的組織聯手探討了20項針對性舉措,推動公正、健康、可持續的全球復甦。它們羅列在最近發表的報告《更團結和更綠色的重建》(Building Back Together & Greener)中。
為了使復甦變得綠色和可持續,我們提議建立全球綠色氫聯盟(Global Green Hydrogen Alliance),以促進更加有效和對氣候友好的製氫方法。一旦建立,下一步將包括制定全球綠色氫計劃清單,保護智識產權和許可權,同時擴大全球准入,並鼓勵全聯盟範圍內的安全儲存和運輸標準制定。
公平和包容的復甦需要對人力資本進行更多投資——尤其是提高工人的技能——並要着重支持風險最大的人。規劃過程應優先為低碳活動和基礎設施提供公共和私人融資,它們最能夠為面臨就業挑戰的年輕人,和其他弱勢群體創造工作機會。
為了確保復甦支援健康和福利,我們需要一個全球社會保護基金(Global Fund for Social Protection),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政府提供足夠的社會項目。該基金將促進協作,調動國內外資源為經濟衝擊提供緩衝,包括與氣候相關的環境災難引起的衝擊。
最後,為了實現數碼化在推動復甦方面的潛力,我們需要推動資訊和通訊技術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實現數碼公平,聯乘新技術的經濟、健康和環境潛力。國際組織和政府應該與企業合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數碼連接,包括對大多數(乃至全部)公共服務的穩定數碼進行定向投資。
在接下來的7個月內,將舉行數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每一次會議都是一次採取措施實現共同復甦的機會。但是,在一個連貫的、有代表性的和持續的全球實施戰略背後,將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組織起來,需要召開一次最終會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呼籲由聯合國和二十國組織(G20)策劃「綠色疫情復甦峰會」。這個為期兩天的活動,可以與9月的年度聯合國大會同時舉行,有助確保最高級別的政治領導人,致力在疫情後時代追求可持續和公平的社會經濟發展。
富裕國家在疫情期間花費數萬億美元,這說明我們有可用的金融工具,以應對嚴峻的挑戰。需要的是政治意願、創造性的市場鼓勵措施,以及切實可行的藍圖,再加上明確的目標、時間表和規劃理念。
從相關倡議中提取的資源可以提供幫助。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重建更美好的世界」夥伴關係,以及國家層面的「綠色新政」在主要目標上大體一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我們的共同議程》(Our Common Agenda)報告,為提供全球公共產品和應對重大風險提供了更多及時和宏大的想法。
可以理解的是,人們和國家仍將關注點放在疫情,擔心人類即將走上氣候變化的不歸路、烏克蘭戰爭,以及其他全球威脅上。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擁有了應對這些重疊危機達成全球政治共識所需的多邊機構。我們現在必須相應地利用這些工具。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2.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