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中國大躍退

弗蘭克爾(Jeffrey Frankel)| Project-Syndicate

2023年10月26日

十年前的11月,中國共產黨第18屆中央委員會召開了三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改革,旨在維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大約在那個時候,基於中國和美國增長率差異的天真推斷顯示,到2021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一些人猜測,這最早在2019年便有可能發生。

這些預測大錯特錯了。隨着美國經濟超出預期,中國經濟放緩,高盛(Goldman Sachs)和其他公司現在估計,中國的GDP即使能趕上美國,也得等到2035年之後。並且,雖說真的趕超了,也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中國的GDP預計將在本世紀中葉左右達到頂峰,之後其勞動力的萎縮將抵消任何生產率的提高。

誠然,從購買力平價來看,中國已經在2017年超過了美國。但對於許多目的,例如估計軍事能力或確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配額,以當前滙率比較國家GDP更為有用。

在經歷了三十年10%的年增長率之後,中國經濟必然減速。技術追趕、資本回報遞減、人口老齡化、 願意遷移到城市的工人供應減少,以及增長率回歸均值,都把中國推向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但經濟衰退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嚴重,而且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在過去十年間,中國決策者未能遵循自己的改革計劃,加劇了中國經濟的放緩。

中國和外國經濟學家都贊同,主席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2013年提出的改革藍圖,該藍圖旨在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該計劃旨在盡量淡化國有企業(SOEs)的角色,為民營企業創造機會。私人投資者將獲得更多的國有企業股權,國有企業將把更大份額的利潤以股息形式回饋。政府旨在簡化審批程序,明確哪些行業仍將由國家控制,放鬆對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的管制,從而減少一種國有企業補貼形式。

此外,金融體系將自由化,促進更大的跨界資本流動。中國的增長模式將從依賴投資和出口,轉向依賴家庭消費。農村居民被承諾加強土地權利,甚至能夠擁有和出售地權,從而減少追求不必要的建設項目的地方官員,無端徵用土地的風險。計劃中的戶口制度改革,將使大城市農民工獲得醫療、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災難性的獨生子女政策將被廢除。環境補救被認為是一個最高優先事項。

但在目標提出3年後,政府只採取了其中的幾項措施。最值得關注的是獨生子女政策最終在2016年被放棄(但3胎限制仍然存在)。環境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大多數計劃中的改革尚未實施;有些甚至有所倒退。

此外,國家對經濟的參與也有所增加。與三中全會設定的目標相反,過去十年對國有企業的貸款激增,流向民營領域的貸款份額下降。鑑於民營企業的生產率往往更高,對國有企業的日益重視,導致了中國生產率增長的持續放緩。

中國領導人愈來愈關注微觀經濟和結構性政策,但採取積極宏觀經濟措施的意願有所減弱。2000年至2013年間,政府通過反周期貨幣和財政政策有效應對經濟衝擊。中國人民銀行在2007至2008年通過提高利率、收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提高業主的貸款價值比率,成功地冷卻了過熱的經濟,抑制了通貨膨脹。它在2010至2011年遵循了類似的策略。

在這兩次經濟過熱之間的2008至2009年,貨幣和宏觀審慎政策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一度放鬆。為了抵消危機對經濟的影響,政府啟動了大規模的凱恩斯主義支出擴張,使中國能夠迅速從衰退中復甦。

但中國決策者並沒有以他們一貫的反周期精確度應對當前的衰退,即使房地產泡沫破滅,和習近平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的緊縮性影響破壞了產出增長。換言之,由於未能實施關鍵的結構性改革,也缺乏有效的反周期宏觀經濟戰略,中國的GDP目前處於低迷狀態。

中國新出現的對待財政刺激謹慎態度,與其長期存在的注重國家政府干預之間顯然存在矛盾,一個可能的解釋是2008至2009年和更早的經濟衰退期間,大部分支出來自地方當局,而地方政府並不完全由中央政府控制。另一個原因是,通過轉移支付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固然能刺激消費和經濟增長,但也會增加民營領域的作用,這與政府的目標不一致。

歸根究底,市場與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是顯而易見的。金融自由化的停止,部分是對金融不穩定加劇的回應,特別是 2015年6月股市泡沫的爆破。另一個目標是阻止淨資本外流,減緩人民幣貶值,貶值始於2014年底,在2015年8月擾亂了外滙市場。

鄧小平從1978年開始掌權,領導中國經歷了二十年的「改革開放」,他將「致富」作為國家優先事項。這一政策持續了四十年,中共領導人將經濟繁榮視為維持民眾支持的關鍵。

然而,習近平似乎更關心維持政治控制,而不是經濟增長。因此,2013年的藍圖非但沒有標誌着中國發展的分水嶺,反而將以錯失實施支持市場改革的機會而被人銘記。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3.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向社區衞生工作者提供補償

下一篇徹底消滅小兒麻痺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