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歐洲經濟能否在2024年超越預期?

羅格夫(Kenneth Rogoff)|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4月10日

在經歷了從歐洲債務危機,到新冠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15年經濟動盪後,歐洲經濟似乎註定在2024年表現不佳。但這些表象是否存在一定欺騙性呢?

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受能源價格飆升和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的衝擊尤為嚴重。此外,該國淡化或拋棄了前總理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的許多市場導向型改革措施(這些措施曾支持德國GDP的強勁增長),從而加劇了自身的經濟困境。雖然德國主要預測機構預計,該國將(勉強)避免在2024年出現衰退,但其經濟前景仍然岌岌可危。

法國的情況稍好。但由於2023年的財政赤字將相當於GDP的5.5%,且全球實際利率不斷上升,該國政府正面臨收緊政策的壓力。另一方面,意大利在經歷了多年生產力下降和持續債務問題之後,正在恢復增長並似乎走上了積極的軌道。而擁有歐盟最大規模地下經濟的希臘,仍在苦苦掙扎,主要是該國的逃稅行為實在太過猖獗了。

儘管如此,我們仍有理由懷抱希望。首先,一段時期以來,中歐和東歐經濟體的表現一直優於西歐。根據歐盟統計局的資料,波蘭的實際人均GDP已超過希臘和葡萄牙,而羅馬尼亞等國也有望在未來5年內達到類似的里程碑。雖然匈牙利一直在努力應對滙率波動,和2023年0.8%的經濟收縮(這反映了總理歐爾班限制中央銀行獨立性的企圖),但預計該國將在2024年和2025年恢復穩健增長。

可以肯定的是,中歐和東歐國家也在迅速老齡化,這一點與西歐國家很相似。但目前快速增長的東歐,仍將繼續拉動歐洲的整體增長率。雖然美國觀察家常常認為,這些國家的進步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歐盟協助新成員國克服體制遺留和腐敗問題的能力,也不應被低估。

其次,南歐地區的增長速度也快於北歐,自2020年以來,西班牙、葡萄牙甚至希臘的增長速度,都大幅度地超過了德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全球金融危機後那幾年慘淡增長的補償;但鑑於這些經濟體的旅遊業表現強勁,且對製造業依賴程度較低,這種增長可能將會持續。

第三,認定德國經濟不可能實現長期復甦的想法是不明智的。當我在1970年代末讀研究生時,我的一位同學曾提交一篇展現東德經濟表現如何優於其他蘇維埃經濟體的論文。「他們還沒有發明出一種能讓德國經濟效率低下的體系,」他調侃說。雖然德國最近的左轉最終可能證明這一論斷是錯誤的,但更有可能的是,該國將設法回歸正軌,並重新建設高質素的基礎設施。

第四,歐洲各地即將舉行的選舉,可能會帶來一些急需的有效領導。曾被視為繼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之後,歐洲最受尊敬領導人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一直在努力解決本國面臨的諸多經濟挑戰,並因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打交道時的天真,而遭到批評。默克爾的實際繼任者肖爾茨(Olaf Scholz)的支持率令人沮喪,連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都似乎比他更受歡迎。隨着德國於2025年各項聯邦選舉臨近,肖爾茨確實有可能被取代。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儘管穩定了本國的局勢,但卻被普遍認為是一隻跛腳鴨,這阻礙了他的發展。辛偉誠領導的保守黨,目前在民調中大幅落後於重振旗鼓的工黨——後者成功地將自身定位為經濟中間派。相比之下,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出人意料地崛起,為歐洲最高效和最受歡迎的領導人之一。

最後,俄羅斯日益增大的烏克蘭戰爭取勝威脅,可能會催化歐洲的財政一體化——這在不久前還是不可想像的前景。 同時,正如我最近所言,無論結果如何,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都不太可能緩解美國目前的政治動盪。

所有這些都顯示,歐洲仍有可能扭轉局面。考慮到以市盈率衡量的估值明顯低於美國,歐洲股市很容易複製去年出人意表的強勁表現。儘管美國股市的表現多年來一直優於歐洲股市,但2024年可能會有所不同。

雖然歐洲經濟長期表現不佳,但沒什麼趨勢是永恒的。儘管歐洲的前景現在看起來相當黯淡,但今年較後時間它的經濟前景可能會好一些。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中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下一篇太陽能地球工程是一種危險干擾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