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的著名口號「民主在黑暗中消亡」,正在可悲地在美國許多地方實現。數碼時代打破了報章的商業模式,將許多社區變成了沒有本地新聞的「新聞沙漠」。自2005年以來,約有2500份日報或周報倒閉,目前還剩下不到6500份。每星期都會有兩家消失。
本地新聞的衰落由許多因素驅動,但經濟挑戰是最重要的。在互聯網時代之初,網上分類廣告公司Craigslist取代了之前資助報章新聞業的分類廣告。然後是大型數碼平台,它們在傳統廣告模式的棺材上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由於收入匱乏,本地新聞媒體不得不裁員,縮小報道範圍或完全關閉。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的資料,2008年至2020年間,美國本地新聞機構員工人數下降了57%,導致數千份「幽靈報章」幾乎無法報道自己的社區。小型本地報章完全沒有規模,無法與谷歌和Facebook等數碼廣告巨頭競爭。
媒體行業的整合,也對本地新聞的衰落起到作用。近年來,許多小型報章已成為大型企業集團的一部分,這些企業集團完全專注於利潤,通常以犧牲本地報道為代價。結果,新聞報道同質化,本地問題的報道受到影響,編輯決定在公司高層作出,而不是由前線記者作出。
毋庸置疑,本地新聞對於向公民通報政府決策、社區活動,及最直接影響他們的本地問題至關重要。傳統的本地報章充當監督人,追究地方官員的責任,促進公眾參與。沒有本地新聞,公民的資訊便會減少,腐敗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導致選民投票率下降,民主制度受到侵蝕。更糟糕的是,缺乏可靠的訊息,會導致錯誤資訊、謠言和離奇陰謀論的擴散,進一步破壞對民主進程的信任。
本地新聞的衰落也從總體上助長了政治兩極化。隨着本地報章數量和影響力下降,公民愈來愈依賴國家新聞媒體,而這些媒體往往更具黨派色彩。沒有本地媒體提供中立平衡的報道,公民就像被拉進回音室,只消費與他們之前存在的信念一致的媒體。社交媒體演算法創造的「篩檢泡沫」,意味選民愈來愈缺乏分享事實和資訊的基礎。隨着新聞消費者愈來愈少接觸針鋒相對的觀點,兩極化日益加深。
但原本不必如此。非牟利新聞機構、社區支持的新聞和基於會員制的模式,是傳統廣告驅動方法的潛在替代方案。這些模式大多依賴社區參與和慈善支持,新進入者已經成為許多領域地方新聞的必備工具。
例如,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非牟利組織CalMatters已將其報道加州政治和其他問題的記者人數增加至40人,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提供關鍵資訊和問責。
此外,許多社區基金會已成為新聞籌款的主體,在某些情況下,也成為記者之家。較大的基金會支持報道它們感興趣的領域的記者,例如氣候變化、教育和不平等問題。在過去十年間,美國新聞業的慈善支出幾乎翻了兩番,達到每年超過2.5億美元。僅TheGuardian.org便有十幾個資助者每年最少提供50萬美元。
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重建本地新聞」(Rebuild Local News)總裁、「美國報告」(Report for America)聯合創辦人沃爾德曼(Steve Waldman)估計,恢復本地新聞每年需要花費15億美元(僱用約2.5萬名記者,年薪為6萬美元)。雖然數額很大,但這僅相當於聯邦政府支出的0.02%,或每名美國人每月不到50美仙。相比之下,美國有近700所高等教育機構的捐贈基金超過10億美元。
可能需要更廣泛的公共資金以填補這一資金缺口。美國目前在公共媒體,政府支出僅相當於人均3.16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於公共廣播公司,以支持本地公營電視台和廣播電台。與此同時,像德國這樣的國家,在公共媒體的人均支出超過142美元。
一些州和地方政府已經提供了額外的資金。例如,新澤西州公民資訊聯盟(Civic Information Consortium),資助了14個獨立本地新聞機構;新墨西哥本地新聞基金(New Mexico Local News Fund)支援該州的16名記者;加州最近批准了2500萬美元的預算撥款,支持39名新聞研究員,「重點是服務不足的社區」。同樣,馬薩諸塞州、紐約州、弗吉尼亞州 、威斯康星州和華盛頓州都在考慮,為本地媒體的訂閱和工資支出提供稅收抵免。其他州正在將部分公共廣告預算用於支援貧困社區的本地媒體機構。
其他大膽的解決方案也有考慮,但停滯不前。在聯邦層面,《本地新聞業可持續發展法案》(Local Journalism Sustainability Act)將撥款10億美元,用於支持本地新聞稅收抵免,但它與「重建更好」法案一起夭折。同樣,加州《新聞保護法》也被擱置。如果頒布,它將要求數碼廣告巨頭在與新聞內容一起銷售廣告時,向新聞媒體支付「新聞使用費」,並將要求發行商將70%的資金用於保護加州的新聞工作。
這些措施可能是不可或缺的。本地新聞在保護民主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為了保護這兩者,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商業創新、慈善投資和公眾對獨立媒體的支持。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3.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