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全球南方的氣候領導力

卡馬喬(Omar Andrés Camacho)、圖亞(Soipan Tuya)|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3月22日

上月國際能源署在巴黎舉行了部長級會議,而剛剛加入二十國集團(G20)的非洲聯盟,則在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舉行了年度峰會。這兩個論壇都確認兌現於去年12月在杜拜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所作承諾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的承諾。但是未來的挑戰是巨大的。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識別出許多對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至關重要的行動。除了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外,這些行動還包括到2030年將能效提高一倍、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無節制」使用,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援,以協助其擴大能源供應管道和推動經濟發展。

非洲和拉丁美洲在實現世界淨零排放目標方面,都可以發揮核心作用。這兩個洲都擁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水能和地熱資源,因此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還可以借助這些優勢,在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普及率,和刺激可持續經濟增長方面,取得快速進展。

我們的國家——哥倫比亞和肯亞——已經在向更清潔的能源組合邁進。雖然哥倫比亞擁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但水力發電佔其發電量的近70%。政府也承諾到2030年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通過利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哥倫比亞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組合的多樣化,進一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哥倫比亞同時還在採取直接行動,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政府最近宣布禁止發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許可證,並表示有意解決化石燃料開採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措施不僅將遏制碳排放,還將有助於保護該國脆弱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而肯亞則正在成為非洲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成功典範。借助其豐富的地熱、風能、太陽能和水電資源,該國將可再生能源在其發電量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94%。肯亞的地熱行業取得了顯著增長,使其成為非洲領先的地熱發電生產國。如今它正在協助埃塞俄比亞(Ethiopia)和吉布提(Djibouti)這兩個鄰國開發利用本地地熱資源。

肯亞之所以能在這方面取得進步,是因為政府推出了多項扶持政策,以為私人投資創造有利環境。政府高瞻遠矚的做法,不僅擴大了民眾的能源供應,還創造了就業機會和地方產業,從而推動了經濟發展,並為跨國合作創造了機會。肯亞是非洲可再生能源加速合作夥伴關係(Accelerated Partnerships for Renewables in Africa)的創始成員,該倡議旨在促進非洲國家的能源轉型,並得到了丹麥、德國和阿聯酋3國的支持。

我們應當重點宣揚哥倫比亞和肯亞所取得的成就,以鼓勵和指導其他國家進行清潔能源轉型。例如那些擁有化石燃料資源的國家,必須在限制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方面,以哥倫比亞為榜樣。

但哥倫比亞和肯亞不僅是被動接受其他國家仿效的範例,也是積極的全球領導者。如果說兩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轉型還未充分展現其承諾,那麼它們最近決定加入超越石油和天然氣聯盟(Beyond Oil & Gas Alliance)——一個由各國政府和合作夥伴組成的、致力推動淘汰化石燃料的國際聯盟——則應該能實現這一點。

儘管如此,資金仍是世界實現其清潔能源宏大願景的關鍵,而非洲的低投資則是一項重大挑戰。彭博NEF研究組織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投入可再生能源項目的4340億美元中,僅有0.6%(26億美元)流向了非洲國家。

除了富裕國家的直接資金支援外,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各多邊開發銀行在內的全球金融體系,也亟需改革以變得更加公平、高效。惟其如此,這一體系才能提供足夠的融資,以滿足發展中經濟體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減輕發展中經濟體債務負擔的協調行動也至關重要。

全球南方國家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展示了團結與合作的決心。通過分享知識和最佳實踐,發展中經濟體可以大大加快自身清潔能源轉型。但如果世界要成功地應對氣候變化,並保護我們的集體未來,就必須採取大膽行動,以確保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可持續性。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美國利率的迷思

下一篇給殘疾女性一個機會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