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私人信貸是否成為公眾問題?

戴維斯(Howard Davies)|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6月27日

美國新奧爾良第五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很少會激起英國《金融時報》的憤怒批判,但這種狀況卻在本月早些時候發生了。《愚人的黃金》(Fool’s Gold,也是對全球金融危機更具洞察力的其中一本分析著作)一書的作者泰特(Gillian Tett),在報章撰文指出,該法院在全國私募基金管理協會及共同原告起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案的原告勝訴判決,「讓許多金融業者歡呼雀躍,致使進步和消費者保護團體成員沮喪不已」。

泰特顯然同情後者。然而案件的實質內容卻非常簡單。去年美國證交會試圖援引1940年《投資顧問法》,要求私募股權和其他基金實施廣泛的披露和報告措施,包括提供詳細的季度業績和費用報告。擬議的規則還將限制此類基金(包括對沖基金),向不同投資者提供不同合約條款的能力。但該行業對美國證交會的規則制定提出了質疑,而上訴法院則認為該機構越權,不應以這種方式動用主要為保護散戶投資者而設的《投資顧問法》。

美國證交會現在必須退回到草擬環節。但鑑於總統大選臨近,且委員會可能迎來新領導層,可以肯定其加強私人基金監管的努力,在一段時期內將無法以法律形式推進。而問題則在於這究竟重要嗎?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和其他地方的監管機構(包括金融穩定委員會),對私人信貸表現出了愈來愈濃厚的興趣。雖然資料由於披露規則不統一,而無可避免地模糊不清,但據估計,該市場規模約為1.6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在美國,剩下大部分在歐洲。英倫銀行估算過去15年英國4250億英鎊(約5410億美元)的企業貸款淨增額,幾乎全部來自私人信貸,而在此期間銀行的企業貸款額幾乎沒有增長。

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也發展迅速,目前為約3.2萬家美國企業提供金融支援,而這些企業僱用的員工則超過1200萬人。這一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遠高於公開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率——過去20年年均回報率達15%。但銀行資本要求的提升也是原因之一。

拿着納稅人金錢的監管機構和央行行長們,當然有理由提出與這種顯著增長相關的金融穩定風險問題。但由於主要投資者都是一些富豪或大型基金,消費者保護問題並不突出,也不構成採取監管行動的特別強而有力的理由——正如美國證交會剛剛發現的那樣。

然而,在穩定性風險方面,各國央行行長明顯存在分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去年得出結論,指「私人信貸基金帶來的金融穩定性風險似乎有限」。雖然這些基金增長迅速,但通常很少使用槓桿,投資者贖回風險似乎也很低。

相比之下,英倫銀行指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跡象,即「私人信貸市場、槓桿貸款和私募股權活動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繫,使它們容易受到相關壓力的影響」。無法將私人信貸資產變現的投資者,可能會出售其他資產以減少風險敞口,從而將風險轉移到其他金融行業。英倫銀行對2022年英國退休基金行業危機記憶猶新,當時這些基金在多難且短命的卓慧思(Liz Truss)政府執政期間,大舉拋售資產。

而歐洲央行對此更為憂慮,再次指出私募基金與金融體系其他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承銷和信貸標準降低的風險。它指出,私人信貸基金「已開始將其債務包裝成擔保貸款憑證(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工具,並分批出售給投資者」。

但該行也承認,這些基金對金融穩定有好處:更加多樣化的資金來源,減少了對銀行系統信貸的依賴。鑑於歐盟一直過度依賴銀行,且歐洲央行一直嘗試通過資本市場刺激替代性資金來源,因此歐洲央行的淨評估是,金融穩定風險「似乎在歐羅區內是受控的」。

不過英倫銀行和歐洲央行都指出了致使監管難度增大的資料匱乏問題。英倫銀行在新奧爾良法院判決之前撰文,明確期待美國證交會提議的規則可能帶來的透明度提升。因此美國證交會超越其法定許可權提出的強硬手段,其實是不幸地阻礙了實現更高透明度的進程。

出於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方面的原因,央行確實有合理理由關注私人信貸的供應規模,因此它們需要尋找其他視角,或許可以通過銀行和經紀交易商與私人市場的互動來觀察。投資者和貸款人也有興趣更多地了解這些巨大的市場。既然美國證交會已經敗下陣來,那就是金融穩定委員會出馬的時候了。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多邊主義成功的光輝典範

下一篇易受氣候影響發展中國家急需之事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