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縮小發展差距的關鍵

拉米(Pascal Lamy)、加里巴塔(Agnes Kalibata)、馬亞基(Ibrahim Assane Mayaki)| Project-Syndicate

2025年1月24日

聯合國各成員國於2015年許下承諾,要到2030年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努力實現「人類與地球的和平與繁榮」。儘管該議程懷揣着前所未有的雄心壯志(消除饑餓、減少不平等、刺激經濟增長、實現性別平等、遏制氣候變化、確保人們能夠獲得水、衛生設施和能源),許多人依然預計世界將借此取得重大進步。但可悲的殘酷事實則是在這些目標下屬的140個可衡量目標中,只有12%正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另有超過30%處於停滯不前或倒退狀態。

但希望還是存在的。非洲的農業食品體系是縮小50%可持續發展差距的關鍵所在。全球超過一半極端貧困和一半以上面臨切實糧食不安全狀況的人都居住在這片大陸。該地區有五分之一人口營養不良,近三分之一兒童發育遲緩。非洲還擁有全球大概五分之一的農業勞動力,預計到2050年,那些因氣候衝擊而流離失所的移民中將有49%居住在非洲。

因此投資非洲農業食品體系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使我們能夠以跟上非洲人口增長,預計到2050年將翻一番達到24億,所需規模的速度去解決從饑餓和健康狀況不佳到貧困和教育不足的一系列棘手問題。

當然,最大的障礙來自於金融方面。非洲農業食品體系的資金嚴重不足:該部門獲得的資金不到全球發展資金的3%,在非洲公共、私人和發展資金投資總額中的佔比不到5%。非洲農民平均每年獲得的人均投資額不足140美元,遠低於印度(800美元)、巴西(1800美元)或泰國(2000美元)。一些英美人每月花在咖啡上的錢都比這要多。

這種長期資金不足的狀況造成了嚴重損失。非洲的農業生產率比全球平均水平低60%,預計到2030年的年糧食進口支出將達到1100億美元。但這種狀況只需通過針對性資金和持續關注就能改變。提高農業生產率將有助於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土壤健康。加大對農業部門的投資可以保障2.5億小農的生計,並滿足這個受全球變暖影響尤為嚴重地區構建氣候韌性的迫切需要。

投資非洲糧食系統的益處遠遠不局限於非洲大陸。非洲的眾多天然碳滙將繼續減緩氣候變化,但前提是它們必須得到保護。強化農業體系可以通過幫助恢復佔非洲大陸總農地面積65%的退化農地,來協助全球糧食供應鏈抵禦因流行病、衝突和氣候衝擊造成的中斷。

但是全球利益的釋放也需要全球參與。幸運的是非洲的農業食品體系是個有說服力的商機。此地擁有日益熟練的年輕勞動力和世界上剩餘的大部分可耕地塊,除此之外,投資非洲糧食體系在提高收入方面的效果是投資其他領域的2.5至3倍。

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將農業食品投資與能源、水和技術等基礎設施投資相結合而獲益,這將把非洲的農業體系轉變為多個重要增長源。數以百計的中小型企業已經在農村和城市地區之間運送投入品、提供服務和運輸每天數億噸的糧食,也為新投資者的進入奠定了堅實基礎。

那麼接下來需要做些什麼呢?在今年早些時候的巴黎和平論壇上,我們推出了非洲解決方案農業轉型實驗室(Agricultural Transitions Lab for African Solutions),這個旨在宣導增加投資、統一事項優先順序、提升非洲農業食品體系透明度和問責制的長期性平台。自那以後已有30個組織加入,也彰顯出該倡議所具備的真正勢頭。成員來自私營部門(包括摩洛哥磷酸鹽公司和波士頓諮詢集團)、發展組織(包括非洲綠色革命聯盟和ONE Campaign組織),以及國際金融公司和法國開發署等主要金融機構。

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非洲解決方案農業轉型實驗室發起了「2×30挑戰」(2×30 Challenge),呼籲各主要發展資助者承諾到2030年將對非洲農業食品體系的年度投資總額翻一番(從約500億美元增至1000億美元)。同時為確保額外資金能切實到位,並產生有意義的影響,實驗室還將通過年度投資晴雨錶來對其進行跟蹤。

增加投資是建設更具生產力、可持續性和韌性的非洲糧食體系的第一步。支持非洲農民不僅僅是一個機遇,更是實現全球發展目標的不可或缺舉措。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5.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經濟學家們該如何重回主流

下一篇氣候導致的流離失所也是一種健康危機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