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對污染者徵稅 是實現氣候正義關鍵舉措

圖比亞納(Laurence Tubiana)|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4月16日

在多年避免明確提及氣候變化的主因後,去年在杜拜召開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8),談判代表終於達成了一項呼籲「從化石燃料轉型」的協定。但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卻迫在眉睫,那就是如何為氣候轉型出資。正如聯合國氣候事務負責人斯蒂爾(Simon Stiell)最近所看到的,「融資顯而易見地成為決定世界氣候鬥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氣候融資將成為今年在亞塞拜疆舉行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9),和定於2025年在巴西舉行的第30屆氣候變化會議(COP30),所探討的唯一最重要議題。儘管不久前曾承諾為新的「損失及損害」基金出資,以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但目前的資金狀況仍遠遠達不到預期。歐盟估計為在截至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從2013年起便必須每年進行1.5萬億歐羅(約1.63萬億美元)的投資,而發展中國家(不包括中國在內)預計到2030年,每年均需投資2.4萬億美元。僅巴西一國要想實現2030年減排目標,便必須額外籌措2000億美元 。

資金問題不存在簡單的解決方案。後疫情期的緩慢增長,及緊縮的貨幣情況,意味即使富裕國家的財政空間也非常有限。儘管需要更多私人資本,但由於為綠色項目借款時所面臨的巨額溢價,私人資本在中低收入國家所發揮的作用將十分有限。

必須執行大膽的新政策以調動公共資金,而且,有充分理由對碳密集活動和極端財富徵收累進稅。這兩者都將帶來收入,並同時將「同質但又差異化的責任」原則推廣到行業和個人。

各國以可靠方式大規模籌集資金,從而致力於長期的支出和投資計劃,稅收是集資的標準工具,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稅收的可預測性,比優惠融資更為實用。此外,新增稅收可以為各國釋放額外資源用於氣候相關投資,使其不必在現有預算中重新分配稀缺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徵收0.1%的金融交易稅,每年可以投資4180億美元,而對每噸二氧化碳徵收5美元的相對溫和的排放稅,可以每年籌集2100萬美元的收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長期以來一直主張,對二氧化碳排放和化石燃料開採徵稅,此舉既可作為氣候融資來源,同時也可通過確保污染者付費形成鼓勵政策。上述稅收所帶來的額外收入,將協助高收入國家(即歷史上的主要排放源),履行其對更貧困、脆弱國家的道德義務。就目前情況看,富裕國家需要給予發展中國家,比目前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高出一個數量級的財政援助。

污染稅徵收將有助糾正國家內部的不平等現象。即使在那些人均歷史排放量相對較低的經濟體中,多數人口的排放量與最高排放者也差異巨大。經濟學家尚塞爾(Lucas Chancel)發現,國家內部的「碳不平等」反映了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甚至比國家間更為嚴重。這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從全球範圍看,最富有1%的排放量,相當於最貧困的66%的總和。

普通民眾不會忘記這種不公正。事實上,它對我們建立並維護有效氣候政策共識所造成的影響日益嚴重。確保那些財富最多、排放量也最高的人繳納公平的稅收份額,將非常有助於說服公眾相信,「公平過渡」不僅是空洞的口號。

儘管上述稅收的理論依據非常充分,但事實證明,其通過和徵收過程很有難度。資本、人口(尤其是富人)和排放均可輕鬆跨境流動,從而破壞國家或地區稅收制度的有效性。儘管跨境稅收合作從來都並非輕而易舉,但簽署國際協定將促使各國更多影響自身資源,並允許其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人。多邊主義與所有國家的利益相符。

令人鼓舞的跡象顯示,反對徵稅的政治禁忌正在削弱。各方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達成一致的協定文本明確呼籲,「加快建立包括稅收在內的全新創新資金源頭」。去年11月,聯合國成員國通過決議,制定國際稅務合作框架公約,從而為以更公平的方式制定全球規則鋪平道路。

現在,以巴西為首的20國集團,正在考慮對目前實際稅率遠低於其他群體的全球3000名億萬富豪,設全球最低稅率。據歐盟稅務觀察(EU Tax Observatory)估計,如果協調得當,對其財富徵收2%的年度稅,即可實現每年籌資2500億美元的目標。

借助上述勢頭,多元化國家集團已成立了新的國際稅收工作組。在肯亞、巴巴多斯和法國領導人的聯合主持下,該工作組的任務是,為資助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探索能夠籌集相當於全球GDP最少0.1%的稅收政策。為所有國家提供單一的解決方案並非重點,而是借鑑各種各樣的專家觀點及角度,對許多看似合理選項的政治和技術障礙進行評估。

除化石燃料開採和金融交易外,還存在包括航空和航運稅收在內的許多其他選擇。工作組將努力增進我們對如何公平運用此類稅收的理解,或許為就特定政策達成協議鋪路。

加速公正過渡的有力槓桿,或許是公平稅收。通過提供全新實證研究成果,促進國家間的信任與合作,新工作組可以協助人們釋放相關資源,化解氣候危機的核心不公正。減輕貧窮民眾和國家的負擔,並不僅是一項道德義務。我們必須贏得他們的支持,才能完成這項不能沒有他們參與的過渡。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銀行業續存在謬論與壞規則

下一篇高質素新聞比以往更加重要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