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面臨千億財赤,令人憂心。政界對不少公帑支出項目都「虎視眈眈」,認為當局須「慳得就慳」,避免進一步陷入財政黑洞。可以預料今年立法會財委會對政府撥款的申請,勢必更加審慎。早前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便通過涉款20億元的「教師專業發展基金」撥款申請,支持提交財委會審議。該項目雖然闖過第一關,但筆者聽聞近期政府私下知會議員,打算先行「抽起」該項目,不交付財委會討論。
有政界人士指出,該筆撥款旨在成立一個基金,以投資收益來支付每年的教師培訓及交流項目費用,但每年實質開支只有約5000至8000萬元,如今卻需要一次過預留25至40倍的金額,財赤之下,是否值得動用如此大的現金流,確實成疑,估計當局有機會改為每年撥款,待財赤紓緩後才成立基金。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會撥款20億港元設立教師專業發展基金,支持教師專業長遠發展,持續優化教師培訓及交流項目。當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2017年政府提供5億元非經常性撥款,支持教師培訓,但有關資金需求逐漸增加,預計2026/27學年將不敷應用,因此才未雨綢繆,計劃成立20億元基金,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更穩定支援。
官府的如意算盤是把該筆基金存放於金管局,每年賺取與外滙基金表現掛鈎的投資回報,而各項教師專業發展項目,則以投資回報金額支付,如非必要則不動用本金,從而長遠、可持續支援教師發展。
然而,該項目兩個月前在教育事務委員會上討論時,已惹來質疑聲音,有議員認為基金投資表現若不穩定,蝕錢的年份,是否無錢可用?選委界議員梁毓偉當時關注,政府財政較緊張,一下子撥20億元用於成立基金,會影響政府現金流,詢問當局會否改為每年申請撥款。最終表決時,雖然大多數在席委員贊成,但也有多名委員離席未有投票或在席卻沒有舉手贊成。
項目在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後不足一個月後,財爺陳茂波即宣布,最新評估的本年度赤字,高於原先預估,將達1000億元。
據悉,早前政府分別邀約議會多個政團和板塊,游說議員在財委會上支持20億元教師專業發展基金。惟近日臨時取消會面,有議員更獲當局「打招呼」,告知項目未必交付財委會處理。
有教育事務委員會的資深議員表示,成立基金支付持續性的開支屬合理做法,但認為現時財赤嚴重之下,政府應該衡量利弊,「要諗清楚,改一改撥款方法都唔出奇。」
說到底,財赤嚴重下,若開源困難,節流則無可避免。公務員減薪、削基層福利等皆屬爭議性極大的選項。而一些計劃新增的開支項目,此時更應可免則免,例如首長級公務員職位;另一備受政界質疑的項目,則是計劃斥資6億多元在灣仔海濱興建用於介紹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發展的「大型建設計劃展館」,有政界人士說,撇除隨時可能上漲的造價,該館落成後也需經費營運,且佔用一塊甚具經濟價值的「靚地」,政府是否需要三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