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新股IPO丨新股集資額今年料飆最多八成 聚焦寧德時代登港

2025年2月6日

香港新股市場去年下半年開始回暖,全年共有71宗首次公開招股(IPO),單計下半年佔80%,數量按年雖減3%,但總集資額大升89%至875億元,全球排名第四。回顧去年新股首日表現,六成錄得升幅。市場普遍看好今年新股市場,在多隻重磅A股公司來港上市集資帶動下,預期集資額介乎1000億至1600億元,即按年增14%至83%,全球排名有望重新躋身三甲。焦點新股落在寧德時代及紫光股份身上,兩股傳分別集資額390億元及78億元。

新股2025丨羅兵咸料IPO集資額達1600億

市場預期今年新股市場有望繼續復甦。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指,如整體資本市場今年相對穩定,通脹和利率續回落,加上政府各項刺激經濟的措施成效逐步浮現,將有多家A股上市的大型中國企業來港上市,推動本港IPO集資額最多達至1600億元,創近4年新高,同時憧憬海外已上市公司來港作雙重或第二上市,或分拆其中國或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全國主管合夥人劉啟鴻亦指,今年或有更多內地公司選擇到香港而非美國上市,其中科技、醫療及醫藥和消費行業將是新股市場引擎。

新股2025丨港交所正處理超過100宗新股申請

港交所(00388)主席唐家成日前指,目前正處理超過100宗IPO申請,單計1月已有30宗新申請,包括7宗A加H股上市,由於去年數隻A股公司來港上市後股價表現不俗,因此很多A股公司都有興趣來港作第二上市。據港交所資料顯示,今年1月共有8隻新股上市,然而首日表現參差,5隻上升,3隻下滑,上市至今共有3隻股份已失守招股定價。錄約5999倍超購的布魯可(00325)首掛升40.85%,一手300股賬賺7395元,表現最差為海螺材料(02560),首日瀉47.67%,一手1000股賬蝕1430元。

資深獨立股評人熊麗萍指,看好今年新股表現,但由於中美關係存在大不確定性,市況預期將大幅波動,加上政策變化,將影響股市之餘亦會影響新股市場表現;此外,人民幣滙價走勢,亦將影響人民幣資產表現及吸引力;以及經濟數據是否持續改善,將影響資金流入。

新股2025丨熊麗萍:留意內需及中特估

她續指,今年市場焦點新股為寧德時代「(上市)只許成功」,該集團不單業務、發展及競爭力等均受國內外市場關注,倘市況氣氛理想、估值合理吸引,料今年會來港上市,「反而拖得太耐,將有更多變數。」除科技股外,可留意內需類別股份、有品牌效應和中特估板塊,同時關注其派息政策等。

分析員指,近日市況波動,投資者對認購新股較謹慎,即使招股初期錄一定超購,但股價表現恐較波動,認購時除留意市況、公司業務表現、估值及前景等因素。對於近期有個別股份錄逾數百甚至數千倍超額認購,分析認為,與港交所推出全新新股結算平台「FINI」有關,新股定價日至上市日由以往最少5個工作日,縮短至只需2個工作日,加上引入預設資金壓縮機制,容許證券商以零息或提供高達200倍槓桿借出孖展,在新公開招股資金預付模式下,結算參與者只須預留在公開招股中、可獲配發最高股數的金額即可,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新股認購資金成本大降。不過,熊麗萍則指,蚊型股錄數千倍超購代表性不大,而重磅股不會錄大幅超購。

新股2025丨美的集資額逾310億去年最勁

回顧去年本港新股市場,以美的集團(00300)集資額逾310億元最多,約佔整體集資額逾35%比重,為2021年以來本港最大規模新股;去年有3隻根據新規第18C章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包括晶泰控股(02228)、黑芝麻智能(02533)及越疆科技(02432);首隻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De-SPAC)上市,為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等發起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匯德收購(07841)併購東南亞電商解決方案平台Synagistics,後易名獅騰控股(02562)掛牌,上市首日最多曾漲4倍,收市則升約七成。

新股2025丨草姬超額認購逾6000倍史上第二

此外,藝人郭晉安加持的草姬集團(02593)超額認購約6083倍最多,亦成為史上第二「超購王」;首日升幅最勁為經緯天地(02477)全日飆升1.64倍,一手4000股賬面獲利6560元;首日跌幅最多為七牛智能(02567),全日收市跌56.73%,一手1000股賬蝕1560元。總括70隻新股上市至今表現,共有36隻已跌破招股價,佔去年上市公司數目逾半。

大行:上市公司數目:集資額

羅兵咸永道:70至80隻:1300億至1600億元
安永:--:1200億元
德勤:80隻:1300億至1500億元
澳洲會計師公會:--:約1000億至1200億元

IPO懶人包:

首次公開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是指公司通過交易所,首次將其股票售予公眾投資者以募集資金的方式。港交所(00388)於2023年11月推出港股IPO結算新平台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大幅縮短IPO新股定價及開始交易的周期,讓港股首次公開發售在定價後兩個營業日後即可開始交易。

認購新股主要分兩大類,以現金或融資方式,透過銀行或證券戶口,填妥申請表格即可。而參與認購新股公開發售申請人主要分甲、乙兩組,甲組認購金額少於500萬元,乙組認購金額多於500萬元,而乙組中認購最多股份的投資者稱為「頂頭槌」。

新股認購申請表格種類:

1.白表:個人名義認購。
2.白表eIPO:服務平台包括PPS繳費靈、Computershare、以及有提供實物股票交收的銀行等。
3.黃表:透過銀行或券商認購。
4.黃表eIPO:經銀行/經紀行等、或中央結算系統開立之投資者戶口。

謹記六大關鍵日期:

1.申購日期:一般從開始認購日至截止日為3至4天(大多數為3天半),有關招股公司會在招股書列明招股日期,招股首日早上9時,至招股日中午12時。
2.定價日:新股認購截止後,擬上市公司會與承銷商共同擬定最終發行價。定價日一般為新股認購截止日或截止日後一個交易日。
3.公布中籤日:新股上市日前一交易日,上市公司會發布配發公告,獲中籤投資者申購的新股到賬戶。
4.暗盤交易日:新股上市前一日下午4時15分至6時30分,透過場外交易方式提前新股交易。
5.新股掛牌日:新股上市首日。
6.綠鞋保護期:有超額配股權(綠鞋機制)的新股,從申購截止日後1個月內,投資銀行可行使超額配股權。若在此期間股價破底,投行可買進支撐股價;若股價大升,上市公司向投行增發新股。

上一篇大摩料本港今年零售再跌半成 看好領展予增持

下一篇摩通調查:關稅和通脹是今年影響市場最大因素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