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除了加徵關稅外,市場注視會否有其他升級措施專門「炮製」中港兩地。不少KOL預言,聯繫滙率制度將會取消,以及香港將被剔出SWIFT系統。雖然這些預測都只是「炒冷飯」,可是對金融市場不大熟悉的市民,或多或少因此感到不安。雖然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發生,但當凡事都從最極端負面的角度去想,看不清全局之餘,亦會影響心情。知道一旦大招出台後會帶來什麼影響,同時了解背後原理及中港政府可能回應的方式,才可以更全面地評估美國發動這些「金融核武器」的可能性。
先談聯繫滙率。筆者認為,維持此制度是金管局目前及可見將來的基本方針,除非發生黑天鵝事件,例如香港銀行被剔出SWIFT系統,無法獲得足夠美元。在聯繫滙率制度下,要印港元必須有百分百的美元作儲備,港元與美元掛鈎,吸引不少資金泊在香港。假設金管局改變立場,突然改口風表示考慮脫鈎,很可能引起大量資金流走(賣出港元買入美元),迫使該局動用美元儲備從市場買港元,但儲備並非無限,一旦聯滙制度無法維持,港元兌美元有較高機會大幅貶值。
過去經驗告訴我們,一旦利率或滙率短時間內出現意外急速變化,會引起市場動盪,難道金管局會主動製造危機嗎?答案相信是否定的,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危機已經出現(例如上述港銀被剔出SWIFT的例子,在那個時候,局方就有可能「以危機應對危機」,讓港元與美元脫鈎)。
更重要的是,要維持聯繫滙率,香港需要美元,而需要美元這件事本身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如果每個國家都能夠用自己的貨幣自由地與別國交易而不使用美元,就意味着美元不那麼值錢,如是者美國便要印更多鈔票才能從外國購入商品或服務,這樣必定會導致通脹急速惡化。
禁港用SWIFT恐「自損二千」
對於文章開首的問題,其實特朗普已告訴大家答案。各位還記得他去年9月曾警告若有國家停用美元結算將徵收100%關稅嗎?明顯地,香港需要使用美元(維持聯繫滙率)是符合美國利益的;相反,把香港剔出SWIFT系統令其無法進行美元結算,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就當美國不考慮這些利益亦要對付香港,也要考慮成本或代價,禁用SWIFT似乎並非「殺敵一千,自損五十」,更有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甚至是「殺敵一千,自損二千」,而且要考慮中國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畢竟特朗普要的是「make a great deal」,動用「金融核武」的可能性仍然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