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全球經濟的不確定與韌性

鍾紅| 神州內外

2025年2月12日

2025年新年伊始,全球經濟走勢令人關注。近日各大國際組織紛紛發布或者更新其對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世界經濟論壇也提供了交流全球經濟走勢的平台。釐清全球經濟發展脈絡和方向,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對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要。筆者想用「不確定性」和「韌性」兩個詞概括2025年全球經濟的走向。

勿忽視關稅與通脹風險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確定性始終貫穿近年全球經濟走勢,2024年佔全球人口41%的國家和地區選出新政府,圍繞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時有增加。2025年預計全球經濟仍將呈現溫和復甦態勢,宏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仍延續,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的挑戰。

一是關稅政策的實施。美國新一屆政府諸多政策充滿變數,世界銀行最新的預測警告,美國實施10%全面關稅和貿易夥伴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情景下,可能拉低2025年全球經濟0.3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這些政策雖然暫時無法量化評估,但極有可能在短期內導致美國通脹上升,以負面供給衝擊形式導致產出減少和價格上升,並在中期內對美國經濟帶來更為嚴峻的風險。

二是政府財政不可持續。近年美歐多國採取財政擴張政策,主權債務風險不斷上升,IMF預計2024年底全球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高達93%。2025年全球投資者對美歐公共債務可持續性的憂慮或加深,美歐國家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空間將大幅壓縮,風險溢價揚升。這不僅削弱美歐國家出台新的經濟刺激政策的能力,導致經濟增速下降,還有可能因為財政穩固措施遲緩引發經濟增長與財政改革的負面循環。

三是金融市場波動。如果美國再通脹風險加劇,或者出現通脹預期脫錨,聯儲局有可能在2025年做出停止減息甚至加息的決定,其結果必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擾動,全球金融環境恐再次收緊,美債收益率、美國股市、美元滙率等關鍵金融市場指標將在高位波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對此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以避免被動承受全球金融市場風險的衝擊。

在充分評估風險和挑戰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全球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新動能也在不斷累積,這些韌性與動能為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多方面有利因素。

一是全球貿易發展勢頭良好。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全球貿易最新動態》,預計2024年全球貿易額按年增長3.3%,有望達到33萬億美元歷史新高。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發展日趨活躍,推動全球貿易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儘管全球貿易領域保護主義傾向有所加劇,貿易碎片化特徵仍明顯,我們認為,全球貿易發展的整體趨勢不會改變,2025年全球貿易有望繼續實現3%以上的增長速度。

二是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保持升級態勢。儘管個別國家愈趨脫鈎斷鏈,但從全球範圍看,各國企業持續推進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穩步發展。《世界開放報告2024》顯示,近年來全球價值鏈總體保持擴張趨勢,其中數字化、綠色經濟和智慧服務業推動全球開放進程不斷走深走闊。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資料,2023年全球數字化服務出口規模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佔全球服務出口的比重達到54.2%。全球能源和技術加速變革,共同助力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升級。

南方國家成推動投資力量

三是全球南方國家成為推動全球投資的重要力量。根據UNCTAD發布的《2024世界投資報告》,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維持低迷態勢,2023年為連續第二年下降。儘管如此,發展中經濟體佔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量的65%,全球南方國家日益成為推動全球投資發展的重要力量。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不斷深入推進,可持續和包容性發展的投資,亦將成為全球投資發展的推動因素。與此同時,IMF預測2024年亞太地區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左右,我們認為,2025年亞太地區仍是維護全球投資和經濟穩定的重要引擎。

展望2025年,保護主義是拖累全球貿易發展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也是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變數。全球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加強國際合作,將可共同建設一個更加開放、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全球經濟,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的福祉。

作者為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

上一篇中美脫鈎恐釀三次世界大戰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