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企業版「智方便」2026啟用嫌太慢

2024年5月2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將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即企業版「智方便」,目標2026年底起逐步推出。據了解,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早前就此向業界諮詢。市場人士指出,隨着網上業務日增,全球很多文件已電子化,該發展是大勢所趨,部分鄰近地區應用數碼企業身份多年,香港有關平台要到2026年底才逐步推出,進展略嫌緩慢,宜急起直追。

本月立法會滙報平台細節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回應稱,正與業界積極探討及諮詢「數碼企業身份」平台在不同電子服務的應用場景,以推動企業使用及滿足業界需求。同時,計劃於5月向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滙報「數碼企業身份」平台的計劃細節,如獲得支持,會向財委會申請撥款3億元建立平台。獲得財委會通過後,資科辦會立即開展相關工作,包括為系統設計和開發安排招標工作,以期平台能於2026年底開始逐步提供服務。

擬議的「數碼企業身份」是全新的數碼基礎設施,以作為核實企業數碼身份及便利營商的平台。平台的建構複雜,須有高度安全的設計和嚴謹的程序,確保其穩妥可靠,同時亦要簡單易用。

據了解,資科辦早前就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諮詢業界不同持份者,以了解若日後推行有關平台有什麼可以應用的案例、應該涵蓋什麼功能、有否國際標準可援引等,希望業界提供意見。

市場人士認為,隨着網上業務日增及商務文件的交往日趨電子化,「電子企業身份」可讓交易各方核證企業身份的真實性,例如商戶訂貨後,冀以貨單向銀行借款,若透過電子渠道傳輸又未具有用以核實其身份的數碼證書,銀行在審批申請時難免會關注文件是否來自有關機構及文件內容的真偽,具有作為企業身份電子憑證的數碼證書,有助解決有關的信任問題,而具有「電子企業身份」簽署的電子文件亦難作竄改。

事實上,新加坡已應用數碼企業身份多年,內地的網上交易或文件往來都使用由認可核證機構發出的數子證書。隨着全球文件電子化日趨普及,若香港企業仍未用企業證書,或相關配套不足而未有使用,將會削弱競爭力。

目前香港企業雖可以利用包括郵政局的兩家核證機構提供企業證書,惟使用量不多,若政府推動將有助發展,並有利香港拓展跨境貿易及其他跨境業務,惟有關平台要至2026年底才開始逐步登場,似乎略嫌緩慢,在確保系統的安全及保障私隱前提下,宜加快發展步伐。

對於當局在平台推出前,是否有其他措施以助有效認證企業身份及核對電子簽署。資科辦表示,現時擬使用電子服務的企業可通過使用「電子證書(機構)」,或預先與提供電子服務的相關政府部門或公私營機構作實體登記等措施,為企業進行身份認證及核對企業的東主、董事及獲授權人士的簽署。

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及締造方便營商的環境,資科辦計劃構建「數碼企業身份」平台,讓企業在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或進行商務網上交易時能安全便捷地認證企業身份及核對企業簽署,免卻提交及核對相關文件紙本副本和公司印章等繁複流程,而企業在使用不同網上服務時亦毋須重複提供公司資料,減省處理業務的時間及人為錯誤,有助企業數碼轉型。

採訪、撰文:陳玉珍

上一篇議員倡檢討稅基控制福利開支

下一篇稅務局:上年度整體稅收3420億 減少5%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