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問:前財爺預期的結構性財赤已經來臨?我的答案是言之尚早:「假如中美關係惡化加上香港過分嚴格的控疫政策是結構性嚇怕老外,以往的賣地及和印花稅收入一去不復再,這才是結構性財赤的開始。」
是的,稱得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方,政府不用太過擔心因人口老化導致的結構性財赤,因為資金和人才的湧入,大大減低本地人口老化對整體經濟以至政府財政的負面影響。問題是,香港保得住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地位嗎?我認為言之尚早,輿論卻急不及待下結論。繼「香港個荷包唔駛幾耐就乾塘」、「呢啲都會由子子孫孫去承受」之後,前任財爺再次發功。曾俊華今次問:邊個會唔關心自己頭家呢?
香港普遍的輿論有一個特色:法治問題,輿論追求的是包青天;財政問題,輿論追求的溏心風暴。
關心自己頭家,關公共財政什麼事?個人財政和公共財政混為一談。香港個荷包唔使幾耐就乾塘,但什麼是「香港個荷包」呢?資本主義之下,你有你的荷包,我有我的荷包。「溏心風暴主義」之下,我亦理解的自己頭家也有自己頭家的荷包。不是無政府主義者,我當然亦知道政府有政府的荷包。究竟腦袋有幾共產主義,才開口埋口香港個荷包?因為唔關心自己頭家,政府財政赤字就會由子子孫孫去承受?睇大台鬧劇之餘,介紹大家睇睇「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這篇文章。1974年發表的研究,當時在芝大工作的巴羅(Robert Barro)問:政府債券是否淨財富?
It is shown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 that finite lives will not be relevant to the capitalization of future tax liabilities so long as current generations are connected to future generations by a chain of operativ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either in the direction from old to young or in the direction from young to old) ...In the presence of imperfect private capital markets, government debt issue will increase net wealth if the government is more efficient, at the margin, than the private market in carrying out the loan process. Similarly, if the government has monopoly power in the production of bond "liquidity services," then public debt issue will raise net wealth. Finally,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with respect to individual future tax liabilities implies that public debt issue may increase the overall risk contained in household balance sheets and thereby effectively reduce household wealth.
這篇文章,是今天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應該讀過。前半部,是所謂的「李嘉圖等價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在一些特定條件下,政府徵稅或發行公債對社會經濟沒有影響,因為當政府向這一代人發公債,這一代人會知道他們關心的子子孫孫將要承受,於是透過兩代人之間的私人財富轉移,經濟效果跟徵稅的沒有分別。
原來,正正就是因為「呢啲都會由子子孫孫去承受」,徵稅或發行公債根本沒有分別。換句話說,今天政府發行公債,從經濟角度看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徵稅,一種預期之下向子子孫孫徵收的稅。是的,每個政府要面對他的長遠預算限制,每個家族亦要面對他的長遠預算限制。因為家好月圓,不管向這一代人徵稅,還是向這一代人的子子孫孫徵稅,家庭會自動調節消費與儲蓄,政府的收入來源是稅是債並不重要。
巴羅的定理所以被稱為「李嘉圖定理」,因為後來發現類似的觀點,早在百多年前李嘉圖已提出過。這定理重要,主要原因並非現實世界中政府徵稅或發行公債完全沒有分別,而是這定理提出一個角度和一些客觀條件,讓我們分析類似前財爺等輿論不足之處。
批評這「等價定理」的人,往往漠視了巴羅就定理不成立時的討論。例如,在某些市場條件下,政府債券可以是淨財富。無奈,香港討論公共財政的人,往往連最基本的理論常識也沒有。
Orientis首席經濟師
(編者按:徐家健教授最新著作《經濟學說藝術投資》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