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高力籲政府推地建學生租住宿舍
4年後恐短缺12萬宿位 國際教育樞紐難吸才

專訪

2024年11月28日

《施政報告》提出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全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吸引更多境外學生來港升學。不過,本港學生宿舍嚴重短缺,直接削弱香港爭取優質學生來港留學的競爭力。高力香港董事總經理劉振江直言,本港4年後或欠缺近12萬個宿位,故須盡快填補學生宿位缺口,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政府可推地興建「為租而建」(Build to Rent)的學生宿舍,以及加快落實改裝商廈成宿舍等措施。

居住問題令外地生不願來港

政府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成為未來人才搖籃。事實上,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本港有五間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首100位。劉振江指出,香港是唯一一個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不少內地甚至外國的學生都渴望來港升學,在吸納人才方面極具優勢。但目前學生宿舍設施匱乏,成為招收非本地學生的最大障礙。

由於學生宿位供求失衡,劉振江稱,現時市場最少欠缺8.6萬個宿位,導致不少學生需要租用分租房甚至劏房,「係好唔理想」,導致不少學生因居住問題而不願來港升學,直接削弱香港的競爭力,抑制招生人數增長,未能推到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願景。近一兩年不少基金開始投資物業營運宿位,亦有發展商把一手貨尾出租予學生,可見市場仍有甚多商機。

「為租而建」地只租不賣 美英盛行

該行估算,4年後市場將欠缺近12萬個學生宿位,倘若宿位不足問題持續,將造成嚴重後果。劉振江認為,政府在大力增加資助學生宿舍供應的同時,亦應借助私人力量,如在現時的賣地表地皮或政府擁有的土地中,把合適用地作興建「為租而建」的學生宿舍。

此類物業不能分拆出售,整幢單一業權擁有和管理,專門用作長線收租,這在美國及英國已很盛行,亦吸引不少機構投資者買入。雖然只租不賣的地皮難免對地價收入造成影響,但政府不應只着眼短線收入減少,「只要吸納到人才,就可以帶嚟錢財」,故屬於長線投資。

至於私營學生宿舍同樣面臨挑戰,因各大專院校附近適合改造為學生宿舍的物業供應十分有限。行政長官在10月《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會推出先導計劃,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劉振江對此舉表示歡迎,認為可有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尤其是市區鄰近大專校舍的地區。

商廈改裝宿舍 市場反應佳

劉振江直言,香港甲級寫字樓供應激增,但需求低於預期,令甲廈整體空置率高達16.7%,意味不少乙級和丙區寫字樓面對激烈競爭,租用率偏低。政府今次宣布有政策推動商廈可改裝成學生宿舍後,已收到不少業主查詢改裝的可行性,認為市場反應不錯,所以應盡快試行。

參考以往工廈活化成酒店的例子,劉振江認為,學生宿舍毋須擁有車位或上落貨車位,若政府對此限制拆牆鬆綁,讓不少單幢式中小型商廈有條件改造成學生宿舍,中短時間內可增加不少宿位。他推算,在政府推出先導計劃後,最快一年半至兩年內會有首批商廈改裝學生宿舍項目推出,估計會以港島西區、土瓜灣、佐敦及油麻地有最多此類改裝申請。

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至少80公頃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在規劃時亦會預留彈性,便利學生宿舍發展。

劉振江補充,由於北部都會區發展可塑性高,所以不應着眼只建提供普通床位的學生宿舍,也有需要興建專用學生宿舍(Purpose Built Student Accommodation,PBSA),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選擇,另設大量公共空間以促進社交活動和培養社區意識,有助於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

採訪、撰文:程俊華

上一篇出租不合規簡樸房 政府建議最高罰款30萬及監禁3年

下一篇清真認證店續增 冀吸穆斯林豪客
旅發局:人均消費6700元 高內地客逾倍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