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召開國常會,由於本月26日至28日將召開二中全會,而人大會議亦已訂於3月5日舉行,故相信這是李克強任內最後的一次國常會。會上除了部署做好今年兩會聽取代表和委員意見建議工作,更重要是李克強提到,去年實施大規模退稅減稅降費、緩稅緩費等政策(超過4.2萬億元人民幣,力度為近年來最大),為穩就業保民生、穩住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他又說「當前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回升,但仍面臨諸多挑戰,企業經營仍較困難」,認為「已出台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中的一些減稅降費政策,仍有發揮效應的空間」,要求深入抓好落實,同時要進一步鞏固整治亂收費成果(專項整治涉及金額超過2100億元人民幣,查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7700多個)。
李克強還要求「多措並舉提振市場預期,鞏固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勢頭」。由此推斷,人大會議待李強接任新一屆總理時,極可能會延續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特別是幫扶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及個體工商戶渡難關。財政部長劉昆在早前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透露,(一)今年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包括優化組合財赤、專項債、貼息等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發揮財政穩投資促消費作用,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並點名要「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訊息等基礎設施建設」。(三)配合做好保交樓、穩民生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不過,在兩會召開前夕,內外政經形勢持續風雲驟變。在經濟及生產步入復常之際,內蒙古一個露天煤礦昨天坍塌,初步核實已導致2死53人失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千方百計搜救,強調會追究責任,又重申當前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全面排查各類安全隱患,「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在俄烏戰爭一周年前夕,東西方的冷戰舊思維持續惡化,外交部發言人昨天敦促北約停止對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無端猜測抹黑;停止煽動對立、拱火澆油。第16次中日經濟夥伴關係磋商昨天召開時,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表明,中方對日方在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問題上的有關動向,表達高度關切。這些均預示以美國為首在高科技領域對華圍堵依然持續,怪不得習近平周二(21日)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提出「要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收入,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
這與習近平在1月31日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所強調,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