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復常後的財政預算案

方保僑| 科網人語

2023年2月27日

經歷逾3年疫情,香港中小企飽受衝擊,數碼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一個主要趨勢,疫情亦加速了數碼轉型進程。香港政府意識到需要投資技術和創新,推動經濟復甦及未來增長,在上周出爐的《財政預算案》,還見到培育智慧生活初創,以及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型工業化、Web3.0等發展的措施。

對初創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欠缺資金,期望各類資助基金能夠更有效惠及更多初創,持續支持他們的發展。近年業界亦關注初創開立銀行戶口遇到的困難。銀行為了符合打擊洗黑錢的監管要求,在審批企業開戶申請時非常嚴謹,不少創業人士需花費時間遞交文件、到訪銀行分行講解業務背景。聽過一位初創朋友分享,曾被銀行要求在業務未開展時提交訂單、單據等文件,作開戶審批之用。試問未有銀行戶口的企業,何來這類文件可以提交呢?另外,有銀行可能認為個別行業(例如Web3.0)的風險較高,審批這些企業開戶的流程有機會更為繁複。這些初創面對的困難,並非單靠資金贊助所能解決的。

《財政預算案》另一個話題,是政府將再次透過儲值支付工具(SVF)派發消費券,為民紓困,同時推動電子支付應用。香港經濟朝着多元化、創科和可持續方向發展,電子支付是大勢所趨,使用儲值支付工具能夠輕鬆處理不少日常事務。

目前大部分儲值支付工具,如AlipayHK、BoC Pay、PayMe、Tap & Go、WeChat Pay HK和八達通等,都是以個人市場為主的電子錢包及儲值工具。我早前亦留意到,市場上有專注為企業服務的電子錢包──「圓幣錢包」(RD Wallet)──獲發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並準備推出市場,企業即使沒有銀行戶口,都可以輕鬆處理存款、本地和跨境支付、兌換外幣,尤其適合小本經營的初創。

據悉企業電子錢包和銀行一樣,開戶都需要經過同樣嚴謹的審批流程。然而,企業電子錢包的設計有一點更靈活,就是可以因應不同認證級別設定不同的使用限額,做法跟個人電子錢包按認證級別設定限額類同。企業可以先開立電子錢包戶口,然後逐步提升限額至與銀行無異(即無上限)。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銀行配合監管要求嚴謹審批企業開戶申請無可厚非。但若要實現普惠金融,市場需百花齊放,政府應與業界保持溝通,推行與時俱進的政策,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另外,面對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財政預算案》宣布將繼續投放資源於加強培育和留住本地人才,以及推出全新投資移民計劃等措施,以搶人才、搶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的質素與經濟發展能力,在快速變化的數字經濟取得成功。冀香港盡快全面復常,重返國際舞台。

方保僑_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

上一篇馬會交「保護費」 未來五年行穩致遠

下一篇財政司新理財哲學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