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救市打通換樓鏈 須先提振信心

高占| 前瞻致勝

2023年10月21日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下周公布,若筆者預計無錯,政府應該針對買家印花稅(BSD)及從價印花稅(DSD)作出一些放寬措施,為免增加市場供應,3年內賣樓要繳付額外印花稅(SSD)的規定則應該繼續維持。

《施政報告》預期減辣

對於為何要「撤辣」救市而不袖手旁觀,讓樓價變得更容易負擔,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在〈樓價回落值得高興嗎?〉一文中作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一、真正因樓價下跌而置業的人估計不足本港人口兩成,得益者並非大多數。二、雖然樓價下調,但入市者反而減少,因為大多數人保持觀望,部分人轉買為租,令租金逆市向上。

三、樓價下跌壓抑港人投資意欲,導致一手及二手市場交投同時大減,小業主賣樓難,故不敢貿然換樓,發展商貨尾積壓,也不敢投地,導致政府賣地收入大降及出現財赤。四、樓市低迷除影響地產代理外,也會影響很多相關行業,如建築、裝修、建材、傢俬、家電、銀行、測量及廣告等。如果政府意外地不撤辣或只用「唧牙膏」方式處理,相信只會進一步削弱其管治威信,令人質疑各高級官員的管治能力。

寬按揭成數刺激效用微

財爺不斷放寬按揭成數,鼓勵人換樓,惟成效不大。因為就算市民想換,在成交稀少的情況下,要以合理價錢賣出有一定難度,若果真的要大幅劈價才能賣出原有物業,也要看看新買入的物業能否同樣大幅降價,然而願意大幅劈價的業主只佔少數,特別是較好的區份。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市場氣氛暢旺時,先賣出單位後同步買入(同一日或隔一兩日購入)的情況普遍而且風險不大。不過,現時就不一樣,萬一原物業準買家撻訂,要短期內找到另一個買家補上並不容易,同時由於樓價未止跌,導致換樓客即使賣出舊居都傾向遲一點才買入新居,放售物業的業主亦因此只好遲一點換樓,拖慢整個換樓鏈。要打通換樓鏈先要增加樓市流通量,就必須提升市場信心,明白息口高企及國際政經大環境,非香港自身可以扭轉,但如何提振市場信心始終是政府的責任。

美股市況方面,截至10月18日收市一周,除能源及必需消費品ETF外,各行業ETF下跌,當中以非必需消費品及房地產ETF跌幅最大,達3%;20大行業指數個別發展,以石油指數升幅最勁,達5.1%,航空指數跌幅最慘烈,達6.2%;各類型因子ETF全線下挫,幅度介乎0.3%至1.7%;市寬顯著收窄,紐約交易所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跌至13.5%及17.9%;標普500指數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降至14.2%及19%。標普500指數短期支持區處於4200至4230點,阻力區則處於4380至4410點。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高校國際化影響深遠 擴招外地生切忌急進

下一篇股樓交投疲弱 望《施政報告》沖喜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