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價持續回調,《施政報告》宣布一系列樓市「減辣」安排。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當年樓市「辣招」針對的是炒風,避免樓價大起大落,而非樓價高,目前是適當階段作調整,強調政府角色非告訴市場如何控制樓價,樓價是由市場決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指出,只要不造成金融安全隱患,例如銀行體系風險及信心危機,樓價由市場調節比較合適。
李家超上周在《施政報告》提出為3項需求管理措施「減辣」,包括額外印花稅(SSD)的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買家印花稅(BSD)及新住宅印花稅(NRSD,俗稱雙倍印花稅DSD)均減半至7.5%;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徵」,若其後未能在港住滿7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補交稅項。
李家超冀健康發展勿大起大落
社會有聲音質疑,現時市民置業負擔指數與之前高位相差不遠,政府今次「減辣」犧牲部分市民上車的機會。李家超昨在電視節目上回應稱,政府當年推出需求管控措施,目的是不想樓價大上大落、過分炒賣,現時這些因素不存在,而當時亦表明並不是永久措施。
對於目前樓價是否仍高企,李家超認為,市民對樓市有不同態度,「已置業人士當然希望價格高些,因是財富效應,未買樓人士一定希望用便宜價錢買。」他強調政府角色並非操控樓價,而是確保樓市穩定及健康發展,不要大起大落。
他又說,置業是一項大投資,為終身重要的決定,所以要幫市民了解政府政策、未來房屋供應量,市民也可考慮長遠工作發展、晉升機會、家庭成員等,再自己作決定。
李家超指出,如果樓價正常攀升,因市民收入、本地生產總值上升,全世界都反映此趨勢,資產價格與經濟活動和市民購買力有關,這種就是穩健發展,但不希望大上大落。至於樓價大升時會否「加辣」, 他直言不評估任何未發生的事情,無意給予市場錯誤訊息,而政府角色是確保私樓有合理供應、資訊清晰,讓市民決定是否買樓。
陳茂波指土地收入「隨行就市」
陳茂波接受電台訪問時提到,樓價上落受很多因素影響,只要不造成金融安全隱患,例如銀行體系危險、信心危機,樓價由市場調節比較合適。
他續稱,由2021年9月至今樓價下跌大約17%,儘管期間交投量比以往低,惟看不到大家有任何恐慌或信心動搖,樓價有秩序從高位調整,令年輕人結婚置業,或有子女後換較大住所,都相對容易實現。
他認為目前樓價仍然貴,大部分人難以負擔,因此增加津助房屋和其他形式的資助房屋數量很重要,需要持續做,讓大家有更多機會改善生活空間。
對於今年財政赤字有機會超過千億元,陳茂波表示,個別年度土地收入減少,令年度財政赤字增加,屬意料之內,香港財政實力依然充足,短期波動不會影響香港的基本。他謂,當局不擔心樓市調節影響土地收入,土地收入是按市場招標,形容是「隨行就市」,彈性很大。以往物業市場波動曾出現流標,部分土地再重新招標,一樣成功出售,或者轉為資助出售房屋用地。
《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評估大型基建引入私人投資的可能。李家超說,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應該去做,維持財政持續性。陳茂波亦透露,委員會就大型基建項目作研究,例如善用市場資金,部分可透過發債開放給市民參與,當局有7000多億元財政儲備,但即使「荷包」夠錢用,都不會全部用政府儲備,需要預留彈藥應對不同情況。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本地包郵:bit.ly/hkejbook167
「信報書報攤」電子書:bit.ly/hkej_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