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抗疫勿忘扶貧救弱 消費券宜盡早發放

社評| 社評

2022年3月12日

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形容本港疫情「接近見頂」,不過與此同時,市面陷「半停市」令經濟水深火熱,尤其不少基層人士「手停口停」,治安和市民情緒日益惡化,坐困愁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宣布再發放一萬元電子消費券,無疑值得欣喜,惟有零售業界代表建議「遲些才派」,以免市民把錢花於「應急」必需品,無助於振興市道。其實廣義來說,當前急務是扶貧救弱,政府至少應把第一期五千元消費券盡早派發,讓市民在鬱結抗疫之際暫解燃眉之急。

由來經濟不景怪事叢生,網上最近瘋傳一段打劫片,發生於本周三晚上,從閉路電視看到一名男子在葵涌一家麵店藉詞叫外賣,把一張百元鈔票遞給該店負責人,趁他打開收銀機時亮出鎅刀輕聲說「打劫」,豈料那個阿叔立即衝入廚房拿出一把斬雞菜刀,「劫匪」速逃,還蝕了買米線的一百元,網民嘲笑他「笨賊」,過程比周星馳的電影橋段更富喜劇性。

該男子隨後遭警方拘捕,懷疑涉及本月四宗同類劫案,似乎是「慣犯」。不過,毫無懼色抗賊的阿叔接受傳媒訪問時,雖嫌對方拿鎅刀打劫沒誠意,卻坦言在現今時勢下會選擇原諒他,因為「很多小市民在痛苦絕望中度日」,估計「走投無路才會鋌而走險,去舖仔打劫一千幾百元」。

當然,犯法就是犯法,但這類大城小事顯露出,每逢經濟低迷,劫案往往呈上升趨勢。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本港大量食肆及商店停業,經濟半死不活,最新公布的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失業率徘徊於百分之三點九,根本未反映新一波疫情衝擊。

再者,根據二〇一七年人口普查資料,本港有七十九萬「彈性工作人員」,包括兼職工、臨時工、合約工、自僱人士等,佔整體勞動人口百分之二十二,為數不少。這些工作者缺乏長期僱傭合約保障,尤其在疫情下若需強檢或隔離,隨時手停口停;「半停市」狀態持續愈久,他們的飯碗生計就愈危險。

大家都不願見經濟缺氧斷氣,但在抗疫「大功告成」之前,基層市民燃眉之急不容忽視。特區政府繼去年發放五千元電子消費券,財爺陳茂波宣布今年加碼至一萬元,第一期五千元最快在四月份派發,預料對民生不無小補。

然而,消費券該何時派亦掀起一番爭論,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建議政府延遲發放消費券,避免市民把款項用於防疫用品及生活必需品,卻無助於振興市道,對服裝、化妝品、珠寶鐘錶等商戶作用有限。她此番建議可說反映業界心聲,亦符合經濟學理論。

顧名思義,消費券旨在刺激消費、創造需求,各地政府的同類政策皆着重「錢盡其用」,例如規定要在一定時限內花光,以及禁止用於出境旅遊,務求為本地經濟注入最大「乘數效應」,這也是港府選擇「派券」而非直接「派錢」的原因(另一作用是推廣電子支付)。同樣道理,市民若集中以消費券購買食品、防疫用品等必要開銷,而不願花費於娛樂、時裝、珠寶鐘錶等額外項目,或多或少削弱消費券政策原意。

問題在於,第五波疫情洶湧程度遠超估計,市面零售飲食冰封,當務之急恐怕已不是刺激消費,而在於扶貧救弱。正如不少基層家庭慨嘆,他們目前最沉重負擔是屋租,寧願政府直接派發現金。退而求其次,消費券雖不能用來交租,卻可購買食品和日用品,省下部分開支以幫補租金,有助這些家庭渡過難關。

謝邱安儀重申,服裝、化妝品、珠寶鐘錶等業界處境艱難,亟待援助。陳茂波上月在《財政預算案》推出「禁追租三個月」措施,儘管做法與自由市場操作相悖,也算是非常時期的紓困辦法,起碼陸續有地產商業主願意與商場租戶商討減租或暫時免租,留一口喘息空間。

事實上,現在包括奔波辛勞的「鐵飯碗」公務員在內,恐怕沒有哪個行業不難捱,唯望齊心協力,早日走出疫境,同時須慎防「戰勝疫情,市民餓死」,故第一期五千元消費券宜盡早發放,而振興市道則可留待第二期金額發力,屆時大家興高采烈出街報復式消費,皆大歡喜。

 

上一篇香港消費券有用嗎

下一篇借鑑預算案 管理退休小庫房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