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特首參選者該現身 為港重建描畫藍圖

社評| 社評

2022年4月4日

現屆政府五年任期來到末段,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原定三月二十七日舉行,但礙於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而延期至五月八日投票。押後的提名期終於在昨天展開,然而,聲稱有意參選的只有幾位知名度不高的民間人士,他們的行情一致被看得極淡,基本上跨不過提名門檻,至於具備足夠實力的重量級人物則尚未見公開表態,選情仍撲朔迷離。

按理說,行政長官選舉是香港非常重要的頭等大事,牽涉到政治、經濟、民生和抗疫等等範疇的利害得失,任何有潛質及有志入主禮賓府的參選者都應該盡快公告周知,並且呈現具說服力及安定人心的政綱供大眾參詳。目前的情況卻是,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繼續對於她是否角逐連任吞吞吐吐,其他被視為能擔大旗的競爭者同樣猶抱琵琶半遮臉,不能說是理想的選舉文化。

林鄭月娥上周五(一日)臨急通知缺席當天的例行抗疫記者會,雖然引發關乎特首選舉的聯想,但她秘而不宣,拒絕透露行程,對是否曾赴深圳見京官不作回應。林鄭昨天再被記者問及會否競逐連任,答覆是適當時候會公布個人意向,但此刻並不是適當時候,請大家再等一等。

新舊政府必須順利過渡和無縫交接,如果林鄭決定不參選爭取連任的話,固然應該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下任特首埋班,即使她有意角逐並自忖勝券在握,仍然要考慮現職各司長和局長的去留問題。距離五月八日投票僅餘短短一個月,日復日含糊不清,難以產生穩定大局的效果。

潛在重量級人物諱莫如深,外界唯有捕風捉影。傳聞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前特首梁振英打算捲土重來,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亦醞釀再上一層樓參選特首。最新流傳的講法是,李家超短期內會辭職,起錨競選,而梁振英則擔任選委會總召集人。新一屆選委會設有總召集人制度,必要時召開選舉委員會會議商討棘手問題,由「國家領導職務」的選委出任。若然梁振英真的擔任選委會總召集人角色,意味着他再問鼎特首的機會甚微(事關總不成既當球證又做球員)。

是耶?非耶?政務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回應查詢時表示不評論傳媒報道。如果李家超確有參選的雄心,我們鼓勵他勇於及早表態,為這場特首選舉注入生命力。特首選舉需要良性競爭,假若還有其他愛國愛港的參選者,最好也盡快現身,憑政綱一較高下。

姑勿論梁振英是直接參選,抑或擔任選委會總召集人,他近日在電台節目談及「疫後重建」,還是值得深思。梁振英指出,疫情暴露出香港醫療衞生的問題,包括醫療人手、對中藥重視不足、市政衞生等等。此外,疫情下亦見到香港的房屋問題,居住環境過於擠迫、老人院太擁擠,變相令市民容易感染,「這些事過去發生了兩年,我們心裏面都很傷心。」他認為現在應總結、向前看,思考如何將問題逐一解決。

梁振英又在網上貼文,重提開發生態價值低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除大量增加居屋供應,並興建大量非牟利、低密度老人院宿位和護理人員宿舍,老人家可以有自己的睡房和廁所,有廣闊的室內空間,可以自己開低速電動車兜風,聽蟲鳴鳥唱,可以曬太陽,可以種植,護理人員可以免租入住,就近照顧。他又說,特區政府有需要成立類似新加坡淡馬錫的投資基金,投資關鍵企業和關鍵事業,促進經濟長遠和多元發展,普惠民生。

「疫後重建」絕對是下屆政府不得不正視的要務,兩年多以來,新冠病毒把香港折騰得死去活來,尤其近兩個月更加是百業蕭條,經濟下行壓力愈來愈沉重。第五波疫情每日新增確診個案儘管進入下降軌跡,但專家警告第六波疫情無可避免。那就是說,五月八日選出來的新任特首既要抗疫,也要重建,帶領香港恰似鳳凰那樣浴火重生。

特首選舉提名期展開了,具備實力的參選者是時候當仁不讓,為香港描畫重建的藍圖,帶領特區否極泰來、安定繁榮。

上一篇李家超加入戰團 跑馬仔好戲連場

下一篇中央會重視什麼樣的特首候選人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