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從經濟數字看政府政策

李子衝| 觀潮篇

2022年9月29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近在網誌披露一些數據,預告本年度的財政赤字將會超過1000億元,高於預算案所估算的563億元幾近一倍,將會是歷來第二高的財政赤字,僅次於前年2325億元赤字的歷史紀錄,政府的財政儲備進一步降至8000億元的邊緣;陳茂波說倘若不計算今年發行的綠色債券350億元,赤字情況將會更為嚴重。

這是陳茂波《財政預算案》的半年結算,無疑給予香港公共財政的一個警號。回看2月下旬公布《財政預算案》的時候,他是相當樂觀的;儲備9467億元(相當於16個月的政府開支),赤字500多億元,相等於生產總值的1.9%,預計由2023年度起有財政盈餘,儲備慢慢增加至10000億元。因此不用在財政收入上有大動作,只要保持經濟發展與活力便可,並且承諾不調整利得稅和薪俸稅率,唯一建議住宅物業稅率改為累進制,2025年度實施,以增加收入。

陳茂波描述半年來的情況是:「疫情打擊經濟的同時,環球央行大力收緊貨弊政策,嚴重削弱了外圍經濟動力,也影響本地經濟狀況。有見經濟表現較預期疲弱,我們兩度調低了對今年本港經濟增長的預測。在出口、私人消費及固定投資都比預期差,經濟環境困難的情況下,本財政年度的利得稅及薪俸稅稅收將較年初時的估算為低。」

「印花稅方面,今年4至8月份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1170億元,較去年同期少26%;而今年度首四個月的住宅樓宇成交量亦減少三成七。股票和樓市疲弱,或令今年的印花稅收入比預期少約三分之一」。簡單計算,大概少了400億元。

「樓市疲弱,今年度首五個月的地價收入為172億元,與全年度的預算收入1200億元相距甚遠。過去的經驗顯示,在樓價下調的時候,地價調整幅度會更大,4月份便曾有住宅地皮流標。經濟疲弱之時,市場對商業用地的需求亦較弱。與此同時,發展商補地價商討的意欲亦明顯減弱,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土地收入」。

數據是清楚的,香港面對新一波的經濟挑戰,原因是疫情和戰爭,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靈活地調整政府政策,減低負面影響。疫情肆虐差不多三年,世界各地先後封關,壓制經濟能量。隨着病毒威力減退,各處急急復常,歐美、東南亞等地方幾乎無限制地讓旅客入境,恢復經濟動力,香港上星期五才宣布外通關0+3,仍然未有0+0時間表;內通關更加未有着落,不似澳門11月復辦內地旅行團,形勢落後於人。

另一個外在因素是「俄烏戰爭」。各種跡象而言,俄羅斯、烏克蘭的戰爭,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令到美國和歐盟陷於泥沼之中;由於缺乏能源,通貨膨脹,貨幣收緊,利率攀升,嚴重干擾經濟活動,全球走進經濟衰退的邊緣,購買乏力,價格下降。在大氣候之下,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

國家在中美貿易戰之下,亦只有靠自己,定出經濟外循環、內循環的策略;香港亦是同一境況,檢視如何釋放本身的動力,我們唯一的工具就是撤銷辣招。在樓市熾熱的時候,引入辣招有一種穩定的作用,以免過分炒賣,影響民生;但是近日樓市明顯向下,交易量少,撤辣或減辣可以有提振作用,增加交易量,增進印花稅收入,最重要是刺激市道,提升賣地和補價收益,否則財政上1200億元的預算難以望鄉。

政府政策何時才能夠跟上經濟數字呢?

時事評論員

上一篇搶人才,香港點發力?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