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李家超十拿九穩 宜說明施政理念

社評| 社評

2022年4月7日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終於明朗化,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宣布不尋求連任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正式辭職,表示若獲中央批准將參選特首。林鄭月娥確認收到其請辭,已根據《基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五款呈交中央人民政府。李家超決定去馬,與早前風聞極盛的傳言相符,而目前尚待證實的另一項傳言是「李家超是今次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不會有其他人「入閘」與他競逐。

現年六十四歲的李家超是「武官」出身,一九七七年投考見習督察,二〇一〇年擢升為警務處副處長,隨後加入梁振英班子擔任保安局副局長,放棄英國國籍。二〇一七年政府換屆,李家超晉升為保安局局長,因此他昨日感謝林鄭月娥當年的委任。任職局長期間,李家超處理過多宗政治爭議事件,例如高鐵「一地兩檢」及引用《社團條例》取締民族黨。

李家超負責保安事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二〇一九年推動修訂《逃犯條例》,他認為修例除了可處理台灣殺人案,也能填補法律缺陷,形容香港「鴕鳥了二十二年」,一直沒有處理逃犯移交的法律漏洞,惟結果觸發連場大規模示威衝突,政府其後暫緩修例,最終更撤回。

反修例風波突顯港安和國安的重要性,北京主動推出《港區國安法》止暴制亂,從此改變了香港的政治面貌,同時改變了李家超的仕途命運,作風強硬的他去年被委任為更加吃重的政務司司長。若然李家超順利當選下任特首,意味着港安和國安仍然是中央治港政策的優先考慮。

回顧過去幾屆特首選舉工程,二〇〇七年開始都是差額選舉,即是一人以上競逐「跑馬仔」。中央去年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強調辦好三場選舉,其一是選委會選舉,其二是立法會選舉,其三是行政長官選舉。選委會和立法會皆見一人以上競逐的差額選舉,現在來到五月八日投票選出行政長官,到底是有競爭的差額選舉,還是一人入閘的等額選舉?

如果是良性競爭固然是北京樂見其成之事,可是在香港社會撕裂的特殊環境之中,有競爭的特首選舉難免又出現互相攻訐的場面,有機會造成內訌,不利於團結「愛國者治港」以穩定大局。從這個角度猜測,盛傳「李家超是今次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的可信性相當高。

不管如何,即使是一人入閘的等額選舉,按照規定,一千五百人組成的選委會仍然必須投票,候選人取得超過七百五十張支持票才算當選。既然如此,李家超有責任向選委會交代其政綱,同時面向七百萬市民說明其施政理念。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講過,特區管治者要做到「五個善於」,包括「善於為民眾辦實事」,民眾就算無權投票,也不該受到忽視。

本來支持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參選特首的選委透露,梁振英及其陣營已決定,將全力支持李家超。得到梁營助拳,十拿九穩的李家超不妨也做足整套選舉程序,主辦政綱發布會,清楚臚列未來五年的治港方針,盡可能爭取選委會和市民認同。雖然疫情下繼續限聚,但政府已作出豁免安排,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資格獲確認後,可在室內公眾地方聚集。李家超應該善用豁免安排,在這個比較短的「助跑期」誠意對外描繪未來五年的願景。

有一派意見覺得,「武官」出身的李家超未必熟悉金融經濟或民生福利事務。也許是事實,不過毋須過度擔心,因為正常的政府架構是整個團隊分工合作,只要物色到合適的司長和局長,加上行政會議成員集思廣益,新特首未嘗不可以取長補短。

林鄭月娥任內五年,香港經歷過風雨飄搖的百般挑戰,未來五年需要一位高瞻遠矚的新特首帶領香港再闖新天新地。目前抗疫是頭等大事,疫後重建亦應及早籌措,還有長期未解決的房屋問題,留待新特首承接林鄭未完成的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工程。

特首更迭進入決定性階段,憑香港的雄厚底子和獨特角色,不難重拾壯志迎向新希望。

上一篇李家超競選班底 梁營有份獻計

下一篇「硬淨」是新特首的必備特質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