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議員入閣釀補選 各派人馬虎視

余錦賢| 香港脈搏

2022年6月17日

下屆政府新班子已成形,當中不乏現任立法會議員「入閣」。議員辭任投身官場,意味會觸發補選,這過程自然涉及不同陣營新一輪搶位,恰巧今次獲選拔為問責官員的議員分別是民建聯張國鈞、工聯會麥美娟和無政黨孫東,清一色來自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選委界。筆者綜合多個建制派別人士意見和想法,大致看到這次補選有三路人馬在角力。

第一類是敗部復活派。去年立法會選舉中,選委界有51人競逐40個議席。有政壇中人估計,一旦舉行補選,而且多達3個議席,不難想像上次落敗的11人,總有人希望捲土重來,尤其不少落選者所得票數並不弱。翻查去年的選舉結果,最低得票當選人是取970票的林智遠,而最高得票的落選人是奪958票的吳宏偉,兩人僅差12票,看來敗部復活並非沒有可能。

第二類是政黨傳承派。盛傳會加入政府的兩名立法會議員中,張國鈞和麥美娟皆為政黨中人,而且是來自建制派兩大政團,恰巧民建聯和工聯會都有代表在去年立法會選委界選舉中落敗,譬如民建聯陳凱榮就以941票落選,工聯會蔡永強則以818票敗北,因此有建制派中人估計,民建聯或工聯會大可以派人參選,拿回張國鈞和麥美娟的議席。

第三類是搶灘派。這派聲音基本上是反對敗部復活派和政黨傳承派,因為上次立法會選委界選舉中,並非所有建制派政團都有派員出戰。一位來自沒有派人參選選委界的建制政黨人士認為,選舉本應公平競爭,沒有所謂世襲或論資排輩之說,既然有補選舉行,無論是否有參與上次選舉,或者是否曾派人出選的政團,全部皆應該一視同仁,享有同等機會,然後由選民定輸贏。

筆者曾向民建聯和工聯會摸底,了解兩大政團是否已摩拳擦掌,正為未來的補選「揀蟀」。可是雙方都以言之尚早為由推搪回應。反而處於旁觀位置的建制中人提醒筆者,上次選委界選舉中,雖說有個別候選人屬核心人選,所以贏面較大,但實情不少議席都是開放競爭,身為選委界選民的特首選委,可以按個人意願投票給心儀人士,故沒有必勝或必敗者。因此這位建制中人估計,未來那場補選可能也是同一情況,無論敗部復活派、政黨傳承派或搶灘派的贏面基本上均等,最終誰搶到議席還看自身本事。

上一篇林智遠離奇不投票 疑似做審計署署長

下一篇特首辦增兵 謝振中助打網絡PR戰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