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市民最期待李家超什麼樣的政綱

屠海鳴| 維港鐘鳴

2022年4月19日

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獲選委會高票提名,「入閘」成為第六屆行政長官候選人。與前五屆特首相比,下一屆特首可以說有「三最」:肩負的責任最大,中央和民眾的期望值最大,權力和影響力最大。因此,當好下一屆特首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這些日子本港媒體挺李家超的文章很多;早在去年6月29日,本文作者就在《信報》的「維港鐘鳴」專欄刊登了評論文章:《中央為什麼會重用李家超?》

筆者認為,中央信任和起用李家超,不必計較於細枝末節,應以更廣闊的視角觀察之。綜觀國際、國內及香港形勢,重用李家超這類愛國、有擔當、有能力的官員,是中央的必然選擇。

正是基於中央的信任和市民的企盼,李家超在獲得選委會高票提名後,頻繁地接觸選委、探訪社區,廣泛收集民意,與競選團隊日夜緊張工作,做好撰寫政綱的工作。用他的話說,大家「腦震盪」一番,希望用集體智慧,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那麼,市民最期待李家超拿出一份什麼樣的政綱呢?可以歸結為三個字:急,難,穩。

聚焦「急」字,解決當務之急

香港的當務之急是什麼?抗疫。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每日確診個案從最高時逾5萬例,下降到每日1000例以下,可以說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變化。但這個變化來之不易,付出了逾百萬人感染、已近九千人病亡的沉痛代價。眼下,這場疫情遠沒有結束,但有人已經開始放鬆了。比如,有媒體報道稱,隔離酒店管控不嚴。4月1日起,本港取消九個國家的禁飛令,大量滯留海外的市民得以回港,需入住隔離酒店,直至證實安全為止。有人名義上住在隔離酒店,實際上出入自由。又比如,有媒體報道稱,居家隔離人士到診所看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而非「抗疫的士」,傳播風險巨大,等等。市民期望盡快撲滅第五波疫情,不要爆發第六波、第七波疫情。而要做到這一點,特區政府必須緊盯防疫的各個環節,發現漏洞,及時堵塞。市民期盼李家超的政綱聚焦抗疫,不能在抗疫上有馬虎大意。

香港還有什麼急事?通關。香港與內地的隔絕已達兩年之久,無數港人有家難返,骨肉分離,苦不堪言!同時,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項目也無法有效推進,很多美好藍圖不能落地。過去,香港與內地通關主要卡在「理念不同」、「具有追蹤功能的健康碼難以推行」等問題上。在經歷第五波疫情後,不少市民的認識已改變了,願意接受內地的通關條件,捨棄部分個人自由,以換取通關;同時,殘酷的事實令不少市民認識到,奧密克戎絕非「大號流感」那麼簡單,不能掉以輕心。李家超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曾多次與內地專家磋商通關問題,市民期盼李家超的政綱能聚焦通關,在第五波疫情過去之後,盡快實現這一願望。

聚焦「難」字,化解民生難題

這兩年,香港市民活得很艱難,最大的難點是:「飯碗」、「住房」和「安老」。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動亂之後,又逢疫情,打工仔飯碗不保,中小企業接連倒閉,物流受阻,貿易受損,一些大型企業也撐不住了。總體上看,香港就業崗位少、工資收入低。儘管特區政府出台了幾輪紓困措施,「普惠+特惠」的「組合拳」,令市民吃飯問題有所緩解,可疫情若是沒完沒了,怎麼辦?市民期盼李家超的政綱多在「保就業,保飯碗」上着墨。有市民建議撐打工仔,最低工資每年一檢,訂立標準工時;有市民希望李家超推動全港大型企業正常退休年齡是65歲,與2015年6月後受聘的公務員退休年齡一樣,可增加收入。

「住房難」是香港的一塊心病。如果說「劏房」和「籠屋」僅體現了小部分市民居住狀況的話,居住「納米房」的市民則是一個不小的群體。整體來看,香港的住房水平不僅與新加坡有很大差距,且與內地的差距不小。但「住房難」說了又說,議了再議,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市民期望李家超的政綱在解決「住房難」方面,不要「小打小鬧」,更不要搞「畫餅充飢」、「望梅止渴」的策略,而要大刀闊斧,令人看到希望。有人建議把「三年上樓」納入《長遠房屋策略》政策目標,大大縮短「上樓」時間,這些訴求並不過分。

第五波疫情當中,本港安老院成為重災區,暴露出院舍設施不足、服務落後等問題。近九千名染疫病亡者大部分是65歲以上老人。痛定思痛,有人建議設立「安老院舍發展基金」,有人建議增加服務人手,這些很現實的建議,期望能納入到李家超的政綱當中去。

聚焦「穩」字,築牢穩定之基

經歷了天災人禍之後,不少市民更加期盼過安穩日子,希望未來可預期、不折騰、有保障。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俄烏戰爭引發西方對俄經濟制裁,世界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不少人擔心香港的金融中心受到打擊。萬一主要以美元美債的外滙儲備被封鎖怎麼辦?市民期望李家超和競選團隊高度重視此事,下屆特區政府應警惕考慮到美國未來有可能會對香港進行金融制裁,須及早制定應對之策。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行政區,國家安全是不容挑戰的紅線。「二十三條立法」遲遲沒有解決,香港的穩定缺少一根堅實支柱。有人提出盡快推動「二十三條立法」,不能再拖了!此事解決,令那些對「一國兩制」有「另外想法的人」盡快斷了念想。整個香港社會徹底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把握好「一國」之下「兩制」的相處之道,與中央不鬧彆扭、不搞摩擦、不「硬對抗」和「軟對抗」,香港才會有持久的穩定。

李家超是從基層公務員一步步走過來的,了解基層狀況,深諳民間疾苦,市民期盼李家超的政綱比以往任何一屆特首候選人的政綱更接地氣、能解難題。李家超曾參與破獲「張子強案」等大案要案,被譽為「辣手神探」,市民期盼他的政綱能多關注「住房難」、「就業難」等大事難事,也拿出「辣手神招」。總之,市民對新掌門人的政綱期望值很高,但願李家超的政綱能超越過往,令人眼前一亮!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上一篇當選特首無懸念 李家超尚有兩事須展示

下一篇選委嘆會面蜻蜓點水 盼政綱見真章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