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9月份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是4年來首次,而減息幅度0.5厘亦令外界略感意外,主席鮑威爾對於減息理由予以平衡的看法。
減息之後,我們仍然認為軟着陸是未來3至6個月的基本情況,目前窒礙軟着陸預期的風險在於經濟增長與通脹急劇加快,這將導致聯儲局這輪寬鬆政策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筆者認為,經濟步入衰退的風險不大,且相信聯儲局及其他央行手上,仍有很多政策工具可重振經濟增長。
聯儲局在過去一段時間緊縮政策累積及滯後影響繼續減慢通脹,經濟增長卻仍保持強韌,從企業盈利及消費者償還貸款來看,經濟並沒有出現明顯問題。
看好證券化住宅按揭貸款
通脹與勞動市場目前處於良好平衡,而聯儲局能否維持此平衡,是確保美國經濟能否自1995年之後再次出現軟着陸的關鍵。我們相信,聯儲局可把利率下調到2.75厘至3.75厘區間。事實上,這個範圍看來有點闊,反映出經濟對目前及未來寬鬆政策反應速度的不確定性。
從歷史經驗看,一旦聯儲局開展減息周期,由於現金回報減少,大量資金就會流入其他市場,主要是固定收益工具。事實上,大部分債券市場自上一季開始已顯著向上,預期在未來3至6個月亦會出現類似走勢。
我們看好企業及證券化信貸,其中包括票息吸引的美國機構抵押擔保證券(Agency MBS)。機構MBS是被包裝成證券的住宅按揭貸款,相關貸款由房貸美及房利美等美國政府機關發行及擔保,信貸評級達到「AA+」,甚至是更高的「AAA」。由於這類投資獲得政府機構擔保,其信貸風險較低,但其派息卻與投資級別債券相若,甚至略高。
雖然機構MBS曾與2008年爆發的環球金融危機扯上關係,但是美國樓市過熱的憂慮早已不復存在。在金融危機過後,當地新屋落成量的增長亦不大,加上按揭利率和樓價高企,不少美國人現時選擇租樓而不是自置物業。
提前償還風險低
投資機構MBS需要面對的一大風險是提前償還,亦即是按揭借貸人選擇在新造按揭息率較低時轉按,此舉會導致之前已把原有按揭包裝的證券出現價值損失。不過,現時美國機構MBS的相關風險有限,原因是當地不少現有按揭的按息均低於3.5厘,我們相信轉按潮要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出現。
總括而言,隨着聯儲局開展減息周期,且經濟情況趨於穩定,在現金回報趨跌下,投資者不妨部署於包括證券化信貸、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在內的環球固定收益,爭取穩定的收益回報。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香港行政總裁兼香港基金及機構業務總監。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