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新能源汽車動力還在?

2023年7月3日

2023年初至今,內地新能源汽車板塊經歷重重波折,首先是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正式退場,此外特斯拉 (TSLA US) 在中國市場挑起了“價格戰”,引發了內地十多家車企先後減價,加上年初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疲弱,而去年8 月「股神」巴菲特首次減持已持有長達 14 年的比亞迪 (1211 HK) 股份,更引發投資者憂慮新能源汽車板塊已經再沒有行情,股神是否看破當中玄機,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神話是否已經爆破?

巴菲特減持的原因有其他可能性

巴菲特減持比亞迪,不一定是他不看好比亞迪甚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景。在減持計劃開始進行後,巴菲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賣出比亞迪股票期間,比亞迪銷售業績出色,是卓越的公司,賣出比亞迪股票是有利其資本配置。」因此,字面意思看賣出比亞迪股份是基於資本配置,並不是因為公司基本面出現問題。而我們認為中美關係飄忽不定、以及可能出現的投資限制亦可能是其減持的考慮因素。因此,我們認為不能單單以減持比亞迪這行為來斷定巴菲特看淡新能源汽車板塊。

內地政策持續支持

2023 年6月21 日,內地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三部門聯合公告:2024-2025 年新能源車繼續免征購置稅,其中每台車免征額不超過3 萬元 (人民幣,下同);2026-2027 年間新能源車減半徵收購置稅 (徵收5%購置稅),減稅額不超過1.5 萬元。2024-27年購置稅減免政策一次性落地,我們認為是階梯式政策退坡,保證一定的政策延續性。另外,一次性公佈2024-2027 年的政策,消除了不確定性,讓車企能夠進行長期戰略規劃。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延續有望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提供長期增長動能。

工信部表態支持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2023 年6月21 日,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從三個方面推進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發展進程:一) 支援關鍵技術攻關;二) 進一步完善網聯基礎設施;三) 深化測試示範應用。2022 年7 月,深圳發佈《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成為中國國內首部明確L3 級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權責劃分的地方法規。2022 年11 月,工信部發佈《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 (徵求意見稿)》,首次從國家部委層面,對L3/L4 級別智慧網聯汽車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擬定明確指導文件。我們認為,上述文件將推動L3 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有望加速相關技術在量產車型中的落地應用。隨著國家與地方層面自動駕駛行業法規逐步完善,智能車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將加快輔助駕駛技術研發和產品投放,汽車智能化產業鏈有望受益。

汽車新能源化與智能化相輔相成

伴隨新能源汽車帶來傳統三大件 (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 的簡化、多域融合邁向中央計算、電子件佔整車成本比重提升,智能電動汽車的創新及開發週期有望進一步加快,中國國產供應鏈有望憑藉汽車智能化的“戰略機遇期”快速成長。當前正處在本土車企品牌升級的戰略機遇期,新勢力和積極轉型的傳統車企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深度參與自主品牌智能化升級的供應鏈企業,有望在戰略機遇期中快速成長。

智能化是汽車行業高端化的關鍵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時代,新能源汽車普及將加速這一進程。未來或類似於智能手機市場曾經經歷過的轉變,汽車智能化的普及率也將持續提升,未來5-10年,是汽車智能化的紅利期。快速發展的AI理念將徹底重構汽車產品,數據和算力驅動汽車智能化加速。新勢力和積極轉型的傳統車企快速跟進,智能化加強汽車行業高端化進程,具有技術優勢的公司有望提高市場定價。理想 L7於4月在首個完整交付月共交付超過 1 萬輛,成為中國品牌 30 萬以上車型中,首次達到這一里程碑的五座 SUV。以前以補貼為生的時代已正式過去,智能化或可能已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開掘一條更廣闊的道路。

 

 

 

風險提示:
本資料內容可能涉及某些產品資訊作為示例之用,具體產品條款及細則請以相關法律及具體產品發售檔為准。請注意,有關產品可能僅供專業投資者參與,以及可能屬於複雜性產品類別。中信証券經紀 (香港) 有限公司(「中信証券經紀(香港)」)已力求所提供資料之可靠及中肯,惟對內容之完整、準確及有效性不作任何形式之保證,讀者應進行獨立的評估及其他適當的研究,以對內容加以參考取捨。

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在某些情況下,投資者可能需承受重大或所有投資損失。而過往表現亦未必可作為投資組合日後表現的指引。

免責聲明
中信証券財富管理 (香港)是由中信証券經紀 (香港) 有限公司(「中信証券經紀(香港)」)所設立的財富管理平台。本資料由中信証券經紀(香港)編制及發佈。本資料並未經香港證劵及期貨委員會 (「證監會」)或香港任何監管機構審閱。本資料若提及相關產品已獲證監會認可在香港公開發售, 請注意證監會認可不等於對該等產品作出推介或認可,也不是對該產品的商業利益或表現作出任何保證, 更不代表該產品適合所有投資者。 本資料僅供參考並只反映個別人仕個人觀點或意見,並不代表中信証券經紀(香港)或其附屬公司的觀點或意見,或受其約束。

本資料無意作為提議或推薦,且並不構成在任何司法管轄區取得/出售任何證券或進行任何交易的邀請。本資料所包含的資料未考慮到任何個人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如有疑問,您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有關產品的重要資料載於其產品發售檔。在購買有關產品的股份或單位之前,您有義務先行閱讀該相關產品的發售檔。

在發佈或使用本資料提供之資訊即屬違法的任何司法管轄區或國家,或將導致中信証券經紀(香港) 或其附屬公司受其註冊規定所規限的司法管轄區或國家,本資料所提供的資訊不應視為向該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內的任何人士或實體發佈或供其使用。

上一篇Apple Vision Pro能成為未來世界的主流嗎?

下一篇2023年市場的最後搖擺?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