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比特幣升不停 定價有何玄機

許佳龍| 科技大乘

2024年12月16日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贏得選舉,再度入主白宮。明年1月就任的新政府,其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使不少資金在選舉結束後紛紛尋求避險資產;加上特朗普於競選活動期間標榜自己大力支持加密貨幣,並聲稱一旦當選連任,將啟動戰略性國家加密貨幣儲備,刺激比特幣價格飆升,一口氣升穿3月份約7.4萬美元(約57.5萬港元)高位,升抵10萬美元【見附圖】。

記得兩三年前已有人預測,比特幣的價格會被推高至10萬美元一枚。當時即使大家不視之為「天方夜譚」,也沒有多少人會相信,認為估計過於樂觀。誰知比特幣今天的價格已突破10萬美元,有人更預測價格會繼續攀升。

比特幣的升勢何以如此凌厲?如果投資者當下考慮是否參與虛擬貨幣買賣或持有,作決策時可考量什麼因素或基準?筆者就此探討這個議題,供讀者參考。

設計「去中心化」 消除濫發弊端

首先,我們聚焦檢視比特幣的設計。比特幣是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而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每一區塊記錄前一區塊的交易數碼,透過「哈希算法」(Hash)運算的不可逆性,使已紀錄下來的數碼難以篡改,不可偽造,具透明性和可追溯性,這些特性筆者過去的文章都曾詳細闡釋。

大家也許要注意更為重要的一點,即虛擬貨幣與實體貨幣有很大的區別。虛擬貨幣並非法定認可的貨幣,幣值沒有得到國家主權的保證和支撐,是以其價格和滙率,沒有一個定價的確切基準,也沒有任何個體能夠對此作出決定,因為比特幣本身的設計是「去中心化」的。

法定貨幣得到政府保證和支撐,當然有其好處,使大家確信貨幣的幣值和流通,但壞處是政府的中央化貨幣管理機構,可以隨時增加貨幣發行量。在供應量和流通量增加情況下,令貨幣的價值受到貶損,甚至中央銀行可以對貨幣滙價進行市場買賣干預,改變滙率價格。去中心化的貨幣,則不受政府中心化貨幣機構的管理與監督,理論上可以排除政府濫發貨幣,進而催生通貨膨脹之弊。

幣值升跌回歸市場供需定律

然則比特幣是如何定價?扼要來說,比特幣幣值是完全建基在這個虛擬貨幣系統中所有參與者之上。換言之,是完全由參與者在公開市場的買賣決定。與傳統貨幣的買賣或交換不同,虛擬貨幣的買賣更多像證券交易,由市場買賣的供求決定價格。

傳統的證券市場,每家公司都會經營業務(空殼公司除外),投資者可以通過了解公司業務的基本因素,包括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甚至每股盈利等,根據這些相對客觀的基準,對證券進行估值定價。但比特幣的幣值,完全建基於市場買賣的供需規律︰當市場需求大,供應不變,價值便會上升;當供應少,需求不變,價格亦會上升。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既然比特幣的價格建基於市場供求定律,若果我們要預測其價格走向,顯然要回歸到基本面,即審視供應和需求的因素。

分析供求並不會太複雜。由於比特幣的供應有定量,只有2100萬枚,而貨幣發行的渠道是透過「挖礦」產生,每一區塊可產生50個比特幣。到目前,挖礦獎勵經過幾次「減半」,如今每一區塊所產生的新比特幣,只有 3.125枚。

計價不斷「分細」 流通量可無限

一些分析員和學者曾提出,既然比特幣的終極發行量只有2100萬枚,那麼比特幣如何能夠成為貨幣?其「有限」的發行量,如何能夠滿足到市場的需求交易?這當中其實包含了兩個未為多數人了解的關鍵要點,筆者擬對此作出澄清。

第一點,雖然比特幣理論上發行量只有2100萬枚,但大家也許並不知道,比特幣其實可以不斷「分細」。與傳統貨幣不同,貨幣單位可以有「元」,「元」以下的單位為「角」、「分」等,例如1元=10角,1角=10分,換言之1分等於0.1角,即0.01元。

值得留意一點,作為貨品交易媒介的實體貨幣,貨幣的計價單位不會持續細分下去。但比特幣可以不斷分細,分到很多個小數位也可以,因此理論上是2100萬固定發行量,概念上卻不代表其有數量上的限制,因為可以「無限」切細,只要一個比特幣的市場價值升到一個高位,比特幣不斷細分的「空間」便可持續有餘地一直切細下去。

舉例來說,目前一枚比特幣市值為10萬美元,假設給你0.0001個比特幣,其價格也不菲了,價值10美元。故此,比特幣原初的發行量雖鎖定在2100萬枚,但在「無限可細分」的操作下,其在市場上的供應量,理論上幾乎是「無限」,因為可細分到很多的小數位。

囿於篇幅,筆者對比特幣未為多數人了解的第二點澄清,另文續談。

作者為科大商學院署理院長;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講座教授;艾禮文家族商學教授。

上一篇數字銀行首推加密貨幣交易

下一篇「限量供應」非Bitcoin破頂主因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