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辨清各幣種特性 交易得心應手

錢琛| 琛厲錢揭

2025年2月12日

幣市可以交易的幣種多不勝數,但買賣市值高與低的幣種時,存在顯著分別。假如你不知道這些特性,對交易會極為不利。情況就如投資於大企業股票、細價股、殼股,策略都會有分別。以下詳細分析。

計算交易量的指標

首先,高市值幣種的可容性(capacity)較高。可容性指在不推動價格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投放的資金有多少。一般而言,幣的市值與成交量成正比,市值愈高,成交量愈高。成交對任何資產都非常重要。如果成交量太低,交易成本就會很高。例如,市值100名以外的幣種交投量極少,會令買賣差價增加,同時交易時的市場影響(market impact)也會上升,增加滑價。

所以,交易低市值幣種時,可以交易的金額會較低,因為該幣種的交易量不高,過高的金額會大大增加成本。一般來說,我們會以自己的交易量除以交易所的交易量,作為量度自己的交易量會否過高的指標,數值最好低於1%。

第二,高市值的幣種市場效率普遍較高,獲利難度也較高。由於更多人會參與高市值幣種市場,競爭較大,自然更難獲利。幣市最高市值的兩大幣種,即比特幣和以太幣,都有大量大戶交易,加上傳統資金也可以透過現貨ETF交易這兩幣種,令其效率更高。

相反,低市值幣種的市場參與有限,令效率減低,要獲利便會更容易。筆者試驗過大量策略,發現小幣的風險調節回報更高,在這角度而言絕對是值得研究的市場。

市值反映質量

第三,高市值幣種的獨有風險(idiosyncratic risk)較低,而低市值的則大得多,是容易獲利的trade off。低市值幣種受很多內幕消息影響,項目方也可能突然會大幅改變幣的結構/經濟學,增加獨有風險。因為有這些非公開因素影響,量化策略有時也會失效。所以,如果希望量化策略可以穩定發揮,還是高市值幣種較好。

另外,市值低的幣種一般有較高的rug pull risk(直譯為拉地毯,代表走佬的意思),幣價隨時歸零。交易前最好做好盡職調查,將此風險減到最低。

交易不同種類的幣種要注意的風險非常不同,就如投資股票一樣,市值絕對反映幣的質量,也會影響應該使用的炒賣方法。隨着交易的幣種增加,各位也應該繼續留意大小幣的異同,自然炒哪類型的幣種都能得心應手。

作者為造市商交易員、港大客席講師及專欄作家

上一篇幣災後買Bitcoin部署

下一篇投機加密貨幣 入門先睇市值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