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初出茅廬時,主力寫期權策略,回想過去已經是約十年前的事。當時加密貨幣還未興起,市場參與者與現在非常不同,中心化交易所也未成熟,所以當時寫期權的標的物是香港股票和指數。事實上,熟悉運用傳統金融資產期權的話,交易加密貨幣期權其實不會太難,知識非常transferable(可轉移)。所以,懂期權的話,絕對能為你開拓一大戰場。
期權策略最基本有long call、short call、long put和short put。複雜一點的就是「組合技」,一套組合包含不同種類的期權或標的物。筆者經常提及和使用的是long/short strangle/straddle。另一種很受大戶歡迎的是covered call。
顧名思義,covered call指沽空call時,倉位有標的物保護,以致沽空call的倉位非naked short call。
使用covered call風險較低
Naked short call就是單純沽空call,風險較高。標的物價格暴升、並超越行使價後,對家由於做long call,期權入價,對家會行使期權、以較便宜的行使價買入標的,此時naked short call持有者就要在市場以較貴價錢買入標的物,並將之以較低的行使價賣給對家。當然,沽空期權可以獲得期權金作為回報,假如標的物價格不高於行使價,沽空期權方就可以全數賺取期權金。
而covered call則風險相對低。以股市為例,假設投資者本來持有股票,又希望獲得額外回報。此時就可以沽空以該股票為標的物的call,收取期權金。假如股價不超過行使價,covered call持有者就可以全數賺取期權金。
不過,假如股價暴升,並穿越行使價,covered call持有者就要以行使價賣出本來有的標的物股票持倉。由於行使價理論上在相對高位,covered call持有者其實在相對高位賣出本來持有的標的物。所以,只要投資者不介意標的物價格上升時,要在相對高的行使價賣出標的物,承受這個風險,就可以賺取short call的期權金,為標的物帶來額外回報。
這種策略在私人銀行界很常見,很多客人都會選擇這類賺取收益的產品。
在幣圈,也有不少大戶會執行這類期權策略。不少元老級別的項目方坐擁大量代幣,但又想增加資金運用率,就會執行covered call。
由此可見,不論傳統金融或幣圈,大戶都有執行這類策略,很值得散戶參考。更重要的,是讀者應該對期權策略更為熟悉,自然可以在不同市場上獲利,增加整體倉位的策略多樣性。
作者為造市商交易員、港大客席講師及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