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府推動Web3發展,港產獨角獸安擬集團(Animoca Brands)為本港最大原生Web3公司之一,總裁歐陽杞浚認為,本港原生Web3發展進度較慢,旗下540個投資項目中,香港只佔少數。由於香港監管嚴謹,應吸引全球流動性,才可建立生態圈,成為Web3中心。他又說,香港金融基建成熟,Web3發展不應落後於新加坡,應訂立清晰願景,聚集各部門共同聯合推進,才可收取最大成效。
籲訂立願景 聚集多部門推進
歐陽杞浚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港2022年公布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時,相信原意是想創新的,惟感覺後來「有少少害怕了」。他解釋,Web3分為「Native Web3(原生Web3)」及「Institution Web3(機構Web3)」,香港是走「機構Web3」方向。本港原生Web3發展主要受制定持牌交易所、OTC等規管,相關法規絕對是慢及保守,其他原生Web3項目亦不多,反觀最大競爭對手新加坡的相關發展則快很多,反思「香港是不是繼續走這個速度呢?」
他坦言,新加坡金融基礎不及香港優勝,為何那麼創新?據觀察,新加坡能夠集合到不同部門一起坐下來商議如何做好政策,而非部門間互相推卸;此外,也要了解商業需求,才能做到監管效果,一定要想如何在商業上可持續,以及訂下清晰的未來發展目標。
歐陽杞浚又說,原生Web3最重要是需要全球流動性,「錢不在這裏,怎麼會有一個生態圈?」香港ETF層發展快,「但是其他native flow(原生資金)全部捕捉不到」。
另一方面,香港主要發展機構Web3,包括RWA、穩定幣、CBDC等,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可加快應用。歐陽杞浚說,當中穩定幣為重要一環,安擬集團與渣打集團及香港電訊參與金管局穩定幣發行人沙盒,早前已達成協議成立合資公司,鋪路發港元掛鈎穩定幣。
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加快應用
他說,最大的目標應用是機構或中小企,尤其是跨境貿易或機構交易。在香港做任何代幣化資產項目,若要接觸到鏈上資產,就要有穩定幣,否則只能用法定貨幣,照樣要經過銀行體系,難以加快效率。
至於零售客戶層面,他透露,應以基建形式實現,背後技術加快交易效率。例如錢包上有穩定幣,使用時亦不需要知道是穩定幣,因為穩定幣與港元1︰1掛鈎,並計劃以用商家收款方案推進。他透露,安擬集團較為熟悉相關技術供應商,負責區塊鏈技術,而渣打更了解銀行級別的合規及技術要求,團隊一起建構系統;而HKT旗下有Tap&Go,熟悉POS系統技術,現等待穩定幣制度立法後,便會提交申請。
採訪、撰文︰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