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具憧憬 科企內需看高一線

譚曉涵| 滬深港日誌

2024年1月2日

2023年A股表現不佳,滬深指數全年分別跌3.7%及13.54%。踏入2024年,隨着今年美國進入大選年,環球貨幣政策有望轉向,市場對今年的股市發展抱有較高期望。去年跌至谷底的優質藍籌,以及受到政策支持的科技和內需等概念,有望進一步攀升。

滬指上周後半段雖然發力向上,連漲3日,但周五收報2974點,仍未能重回3000點關。過去一年,在人民幣疲弱、外資流走,以及內地經濟復甦緩慢、房地產危機未解決、國內資金入市意願不高等因素拖累下,A股表現未如預期。

「國家隊」多次入場買貨,希望帶動整體投資氣氛回暖,但作用往往十分短暫。面對充滿變數的經濟,民間資金對入市投資仍有疑慮。尤其是內需行業受到房地產拖累,連過往熱門的白酒股,亦失去動力。行業龍頭貴州茅台(600519.SH)【圖1】全年微升0.06%,但其他二三線白酒股則普遍要跌兩三成以上。

另外,科技類股份亦出現較大波動。美國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產品供應的限制,同時間環球掀起一波人工智能概念熱潮,下半年以來,多家手機製造商陸續推出新產品,並錄得不錯的銷量,各類科技概念股大跌後又不斷輪流炒作。

消費電子股表現佳

其中,消費電子類股份表現較佳,工業富聯(601138.SH)全年累計飆65%;部分軟件股表現亦不俗,科大訊飛(002230.SZ)全年亦漲了41%;半導體股北方華創(002371.SZ)【圖2】則進賬約9%。

2023年市場整體走勢不太理想,市場「缺水」仍是主要原因。不過,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市場預期今年美國聯儲局開始減息,再度向市場「放水」。相信中國或會靈活地跟隨,對A股有利。

銀根的再度放鬆,有助推動經濟進一步復甦,加上官方在房地產方面政策不斷發力,內地經濟今年整體增長情況仍值得憧憬。內地媒體報道指出,由1月1日開始,多家銀行再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幅度為10個基點,達4.2%,與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致。

房地產最受政策支持

當前市場銀根尚未全面放鬆,銀行繼續以定向方式,向個別受政策支持行業「放水」,以促進行業發展。房地產仍是當前最受政策支持的行業之一,雖然房地產行業已難以回到過往黃金發展期,但只要房債危機全面化解,上下游產業鏈均有望穩步復甦,利好家電等內需行業。

過去一年,除了針對房地產的政策之外,官方亦推出不少關於科技及內需的利好政策,相信這兩個行業仍是當前內地政策重點支持行業,當中的龍頭企業值得投資者繼續擇優逢低吸納。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中美關係的發展,美國進入大選年,中國主題往往是美國大選期間的外交重點。可以預期,美國將維持對華偏強硬的態度,包括科技及貿易方面的限制暫難轉變。兩國關係難見緩解,中國仍會加大軍工設備的投入,相關概念股的發展前景值得看好。

目前看來,2024年仍充滿變數,但整體走勢有望朝着正面方向走。大科技發展概念仍是未來的重點,各行各業均有望推進科技變革轉型,未來發展之路值得憧憬。

上一篇中銀王兆宗料最快年底減P息 預計美年中下調利率 港滯後兩季

下一篇今年滙市料更波動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