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狗股」勝出 2024望再下一城

呂梓毅| 沿圖論勢

2024年1月4日

去年底,本欄已剖析2024年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10個境況及回顧2023年十大預測的成績表。今次筆者總結一下2023年狗股投資組合的表現,看看為何該策略去年投資回報可以大幅跑贏恒指(基準),最後將列出2024年狗股投資組合名單供參考。

首先簡單重溫何謂「狗股策略」,以及投資組合的操作方法。該策略源自美股,原裝版本「道指狗股策略」,是一種簡單且容易執行的股市投資策略。「狗股」泛指一些跌至十分低殘的股票,策略是每年年底或年初,在道指30隻成份股中,選出股息率最高的10隻投資,以相同權重分配資本(即每隻佔比10%),並持有組合至年底或翌年初。然後,重複前述揀股做法,再組成新一年的「狗股」投資組合,周而復始。

揀股策略多「變種」

這策略背後的理念是相信或期望低殘的「狗股」,在未來一年可以否極泰來,收復部分或全部失地,甚至有突出表現。至於「狗股策略」應用到本港,只是把選股範圍由道指成份股,轉變為恒指或國指成份股而已。

其次,投資組合操作上,由於美股「狗股策略」風行多時,市場已加入了多個「變種」策略,惟本欄集中討論3個版本,分別為「策略一」:最原始版本;如前所述,先選出股息率最高的10隻恒指和國指成份股,並且持有組合至年底或翌年初。「策略二」:選取高派息及股價最低首5隻「狗股」建倉,權重均等(即每股比重為20%)。「策略三」:揀選股價第二低(權重40%)及排第三至第五位(權重各20%)「狗股」打造組合。這3個投資組合版本都是每年年底(或年初)做一次組合重整(rebalancing)。

最後,風險管理上,3個策略在操作上都加入移動止損(trailing stop)機制,即倘若組合內股份由年內最高位回落15%或以上(以收市價計),便於翌日以收市價平倉止蝕(或止賺);回籠資金留待組合重整時才重新入市。

那麼,過去一年恒指和國指狗股的各3個策略表現如何呢?

恒指和國指合共6個投資組合2023年回報率(包括股價變化及期內收取股息;暫只觀察有止蝕組合的表現),介乎為11.5%到22.4%,即全部均錄得正回報。相對同期盈富基金(02800)虧損2.3%,「狗股策略」成績可說十分突出。

大幅跑贏盈富

若從恒指狗股和國指狗股組合內10隻持股的表現(注意,兩個組合內部分股份重疊),可見分別只有4隻和3隻期內錄得跌幅【表1】,平均虧損亦只有2.7%和2.6%而已,表現絕不失禮。

為何去年狗股組合可以明顯跑出呢?筆者相信可以歸納為三大原因。

一、資金傾向流入高息大藍籌

去年港股乏善足陳,加上下半年利率見頂,隨後更開始熱炒(聯儲局)減息,間接造就資金傾向吸納一些有高股息率及穩健(抗跌力強)的大型藍籌。「狗股策略」可說「食正這條水」,令在市況不濟大環境下,多隻狗股亦可以維持十分強勢。事實上,去年所有沒有止蝕機制的恒指和國指狗股組合,其表現更為優勝,除同樣全數錄得正回報外,且回報更明顯高於有止蝕的狗股組合【圖】;反觀盈富基金(沒有止蝕)去年全年錄得超過一成的虧損。

二、行業因素使然

狗股組合內都有若干能源或相關(煤炭)股份。於去年第三季受惠油價曾出現一輪強勁升勢,紐約期油一度重上每桶90美元之上,帶動相關能源股明顯造好。例如中石油(00857)截至去年第三季末,便累積接近八成升幅,因而拉動整體狗股組合的表現。

三、年初上衝觸發移動止損機制鎖定利潤

2022年底,中國經濟逐步復常,中港股市開展強勁的報復性反彈,且升浪延續至2023年初,恒指於1月27日飆至高位22700點,不少狗股組合內的股份,亦受惠而錄得不俗升幅。雖然隨後整體市況掉頭回落,惟由於組合操作上有移動止損機制保障(即年內高位回落15%即止蝕),故多隻股份都可以於較高水平鎖定利潤。

無論如何,在前述多項有利因素下,去年全數恒指和國指狗股6個組合,都錄得不俗的回報,且遠遠拋離基準指數的表現。

展望今年,由於聯儲局減息機會頗大(減幅多少則是後話),加上防守性強、派高息的藍籌股仍有吸引力,故今年狗股策略名單仍值得留意。筆者根據去年底股息率,列出2024年恒指和國指10隻狗股名單【表2】。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ericlui@hkej.com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上一篇東亞料香港及內地今年經濟進一步復甦

下一篇美歐科技股今年看高一線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