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大摩料中國經濟未來年均增長4%
重啟未解所有問題 難返疫前水平

訪問

2022年12月28日

內地防疫放寬加上中央明言要推動經濟整體轉好,促使外界對中國經濟看法大逆轉,惟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提醒,經濟重啟無法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經濟增長在多重因素困擾下將難以重返疫情前水平。不過,大摩相信,有關負面因素無阻中國在2024年或之後取得每年平均約4%增長,長遠仍有力晉身中等發達國家。

比較基數低 明年望「保五增六」

鑑於中國經濟重啟步伐較預期快,中央又重新聚焦經濟,大摩料內地經歷2023年首季確診急增帶來的經濟陣痛後,明年第二至第四季可維持較高水平。2023年受惠低基數效應可取得5.4%增長,甚至很可能「保五增六」。然而,該行預測2024年或之後,中國每年平均增速將降至4%左右。

據邢自強粗略推算,「清零政策和疫情衝擊,可解釋過去一年多經濟下行和企業利潤下降壓力的六成左右,剩下的四成來自其他因素,而後者是很慢的變量,不會一下子對經濟造成衝擊。」他所指的其他因素,包括供應鏈轉移、企業信心惡化、人口老化等。

自數年前中美貿易摩擦燃起硝煙,外資開始把中國的產業鏈在其他國家備份。邢自強指出,中國經濟重啟無改外資產業鏈「不把雞蛋押在中國一個籃子裏」的勢頭,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長遠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難免有影響。

此外,困擾中國長期增長的因素還有,監管環境變化後,民企再無法「野蠻生長」,多少影響它們的擴張精神;同時,中國正經歷人口老化,意味勞動力投入減少之餘,並會因國民儲蓄率下降導致資本積累放緩。

籲理性調整投資預測回報率

若把時間點愈往後推,上述的慢性因素對中國經濟所起負面作用更大,邢自強坦言,經濟增速在數年後可能更低,2026至2030年每年預測平均增長料只有3.5%,意味着2019年疫情前每年6%、7%增長不復再,他認為外界要理性調整對投資中國的預測回報率。

中國致力在2035年實現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大摩推算未來13年須實現3.7%平均增長,始能達標。邢自強指出,中國長遠有能力把有關目標實現,前提是政策須繼續側重經濟。事實上,中共二十大會議後,內地經濟措施更見協調,並對不少互聯網企業發展開綠燈,也務實理性處理海外關係。

樓市續鬆綁 中美維持對抗

其他回不到疫情前的,還有長期佔中國經濟增長比重接近兩成的房地產,即使中央積極向發展商提供流動性「買時間」,但缺乏買房需求下,房企只是維持「續命」。

邢自強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內地城市鬆綁樓市限制措施,透過放寬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降低首套房按揭利率等,着墨加強需求端,樓市需求明年夏季起可望回暖。「但是回暖的水平也就是未來每年1000萬套,比過去的1400萬套低不少。」

至於中美關係,對內地經濟影響明顯較棘手。美國禁止企業向中國輸出半導體先進技術,大摩的觀點是美國會把中美脫鈎管控在敏感技術領域,並以有序漸進步伐推行。邢自強形容,美方對中方敏感技術的制裁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中美衝突與競爭並存的關係無法逆轉,制裁下一步料擴大至人工智能領域。幸而,中美雙方為免蒙受太大衝擊,不主張相互停在貿易全面硬脫鈎。

採訪、撰文:余倩敏

上一篇官媒:明年降準減息可期

下一篇復甦需時 美聯料明年樓價升5%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