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報道「疫苗猶豫」的八點建議

黃永| 政治誅心學

2021年3月10日

早在2015年8月,由世界衞生組織客座主編的《疫苗》雜誌,便已經針對「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現象提出警告:免疫覆蓋率下降正為全球防疫帶來愈來愈大的挑戰。到了今天,美國的公共衞生專家亦發現,即使新冠肺炎疫情如斯嚴重,調查卻一再顯示約兩成美國人不願接種疫苗。過去數月,智庫Aspen Institute連同一眾傳媒、醫療與網絡專家,深入探討傳媒該怎樣處理跟疫苗猶豫現象相關的問題,可歸納為下列建議:

一、澄清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時間較短,並不代表疫苗便相對不安全──醫學界普遍認為,今次各國成功研發出多種新冠肺炎疫苗,實乃全球科研合作的一次重要成果。箇中關鍵,也跟過去數以十年計的「基因為本疫苗」研究有關,絕非急就章而來。

二、解釋各種不同疫苗的成效數據,不能直接比較──《紐約時報》上周三便有專題文章說明「疫苗成效數據」該如何解讀,強調「個別疫苗之測試成效率較高,不等於這些疫苗必然較優越」,因為測試方式各有差異。專家認為,疫苗報道過分強調細節比較,只會不必要地減低社會整體對接種疫苗的信心。

三、不應以極少數的不良反應個案為攻擊性標題──作為提供公眾服務,讓受眾加深認識,新聞報道說明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固然合理。然而公眾服務之另一部分,亦當包含重申愈多人接種疫苗,對社會整體抗疫有何正面作用。

四、澄清真相時不要重複相關錯誤資訊──疫苗猶豫現象之所以愈來愈普遍,原因跟假新聞泛濫有密切關係:專家解說真相和科學資訊時,往往先會重複一遍錯誤訊息,結果加深受眾恐懼,是故傳媒應避免「打疫苗是否會令人XX?」之類的負面標題。

五、不要混淆「疫苗猶豫」與「反疫苗運動支持者」──前者乃一種情緒反應,後者(anti-vaxxers)則包含某種扭曲的信念;前者有可能是受人誤導,後者則經常主動誤導別人(例如:接種疫苗時會打入電子追蹤晶片),令更多人產生疫苗猶豫。相關報道應分開處理這兩類群眾,以免散播仇恨與惡意誤導資訊。

六、訪問地區領袖──政府高官和醫療專家的說話,市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已經聽了很多遍。地區領袖(如慈善團體、體育組織、社會企業)對接種疫苗的意見,聽起來往往更「人性化」。

七、客觀處理矛盾訊息──學者指出,當公共衞生專家不斷強調:「就算接種了疫苗,所有人仍要維持社交距離限制和佩戴口罩」的訊息,原來也會間接引致疫苗猶豫現象:由於日常抗疫方式總算反覆有效,於是令部分人認為接種疫苗並非十分迫切。負責任的傳媒應當提醒受眾:盡快接種疫苗除了能夠保護自己,亦加速社會達致群體免疫,從而令世界各國有機會盡早回復更多疫情前的活動。

八、主動填補「資訊虛空」──所謂data voids,乃是一些網絡內尚未有詳盡數據資料,而卻有極多人搜尋的關鍵字詞:結果由於很多人亂作一通,便變成製造假新聞與誤導資訊的溫床。有見及此,傳媒該積極發掘資訊虛空有哪些關鍵字詞,並盡早提供詳盡報道與澄清,以正視聽。

上一篇從疫苗到通脹看科技股大跌

下一篇疫苗護照恐怕衍生更多分歧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