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貿易逆差巨 儲局大手加息有難度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2022年2月19日

自當年格林斯平(Alan Greenspan)擔任聯儲局主席開始,該局便奉行低息政策,繼任人一脈相承,所以踏入二十一世紀後,公認為釐定「貨幣價格」的美國基準利率異常地低,尤其2008年金融海嘯後處於超低水平。筆者認為,聯儲局壓低利率,既針對經濟問題,也有政治考量,只是長期低息環境所引發的後果終於浮現。

已故美國總統列根留下名言:「如果想得到更多某種東西,就提供補貼;若想要少些,就對它抽稅。」各派別的經濟學家都認同只要當局釋出甜頭,商家及民眾就會甘之如飴。理論上,人類是「爭取最大效益」的理性動物,希望以最小付出換取最大利益,但過去30年利率壓至接近零水平,甚至出現負利率,改變了誘因計算方式,目前低息的「誘惑」搞砸了經濟。

科技加劇「金融化」

土地、勞工、資金及創業是影響產量的四大因素,全部皆有其價格,價格依照供應與需求來衡量。利率計算資金的價格,資金愈稀少,利率應愈高。現代銀行及資本市場冒起,在於往昔資金稀缺,須設置機制以便有效地分配資金,可是目前情況並非如此,在寬鬆貨幣政策下,全球資金泛濫。

過往創業艱難,在於難覓可負擔得來的融資渠道,讓很多創業者大為洩氣,但也迫使資金稀缺的商家運用創意製造能吸引消費者的產品。目前資金多於商機,而且情況變本加厲。上世紀九十年代掀起科技熱潮,當時創投公司乞求美國矽谷科網企業讓其入股投資,目前走向另一極端,科技初創企業利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借殼上市。

低息環境也引發「隱患」,貸方願意近乎免息放貸,借款成本接近零,自然吸引商家大舉借貸,不想動用本身資金。商家以別人的錢來做生意,過往的誘因變得不再那麼吸引,部分企業做出不事生產甚至適得其反的決定,譬如以摸頂價回購股份。與此同時,追求回報的投資者也透過扭曲的方式,試圖險中求勝,加上數碼科技發展,導致目前幾乎一切都「金融化」。

去年初散戶使用標榜零佣金的交易平台Robinhood集結力量,帶動電子遊戲零售集團GameStop等「迷因股」(meme stock)翻倍大漲。筆者去年4月撰文指出,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後勤辦公室科技(back office technology)支援下,買賣股票過程電子化,股票經紀不再在意客戶買股數量,股票買賣單位變為每手1股。之後,Robinhood等股票交易平台崛起,允許用戶買賣零碎股票(fractional shares),甚至一萬分之一股也可交易,當時筆者估計這種賣買方式所引發的後果恐超出預期。

以蘋果股價為例,當時每股徘徊於130美元。在往昔「整數股」世界,投資者必須至少押注1.3萬美元,現在只須花費數塊錢就能入市。原本股票的流動性跟其市值呈正比,不知不覺地,兩者的關係脫鈎。加上「打機般」操作的手機交易應用程式湧現,允許散戶自行完成零碎股票買賣。這類小散戶積少成多,成交量相當於大型金融機構,卻不受金融機構決策所限,可以倉卒行事。

與此同時,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向國民大派抗疫紓緩補貼,但部分失業民眾須開拓賺錢渠道,於是把收到的支票在股市「賭一鋪」。年輕一代玩慣令人腎上腺素上升的電玩,手頭資金只得這筆紓困金,他們把買賣股票視為打機,把美國炒股網紅波特諾伊(Dave Portnoy)的炒股心得「股票只會上漲」奉為金科玉律,或押注於GameStop等最熱門股票。

這類投資者也積少成多,儘管部分散戶承擔風險能力較強,他們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交易,對股票估值過高或過低,一概懵然不知,只希望股市不斷攀升。筆者眼見這種市場氣氛,預計增添美股不明朗因素,未來走勢或不妙。

各行業趨壟斷

股票交易變得像購買雜貨那麼平常,可謂金融化的寫照。目前資金充裕,加上借貸成本低,股市變成大眾的遊樂場。股票被股東視作「玩具」,也影響企業的取態。若股東只着眼於股價,不在乎企業的運作模式,管理層便毋須再憂慮長期業務增長不達標,只須「榨取」公司資產來換取短期收益。其中一種方法就是透過低息貸款,收購眼前或未來的競爭對手,在業界取得壟斷優勢,然後肆無忌憚地提高商品價格,從而擴大邊際利潤。加價帶動通脹上揚,企業利潤回升推高股價,目前兩者同時在美國出現絕非巧合。

過往美國政府盡力阻止「反競爭」的企業併購,多年來執行1890年《謝爾曼反壟斷法》(Sherman Antitrust Act)所賦予的權力,打破石油業及鐵路交通業的壟斷局面,替貝爾系統(Bell System)等獨市經營的巨擘「拆骨」,較近期例子是2001年微軟跟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微軟必須與第三方公司共享應用程式介面(API)。回想此事,筆者相信微軟反壟斷案影響較原先估算深遠得多,財雄勢大的巨擘視政府監管為阻礙,開始投資於政治游說。招數看來奏效,華府採取較為放任政策,容許科技巨頭在缺乏競爭對手下賺取巨額盈利,此風更加蔓延至其他行業。

經濟研究機構Variant Perception主編泰珀(Jonathan Tepper)在合著作品《競爭之死:高度壟斷的資本主義,是延誤創新、壓低工資、拉大貧富差距的元兇》中慨嘆,美國人不再擁有選擇的自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市場集中情況加劇,美國眾多行業壟斷問題嚴重,3或4家企業控制了整個行業,例子罄竹難書。

目前兩大企業雄霸美國九成啤酒市場,五大銀行控制全國一半銀行資產,四大企業掌控美國整個牛肉市場。此外,在很多州份,兩大保險公司霸佔了八成至九成醫療保險市場。以藍十字藍盾(Blue Cross Blue Shield)為例,在亞拉巴馬州及夏威夷分別攻下84%及65%的市場。至於高速互聯網市場,幾乎全由本地供應商包攬,超過75%家庭別無選擇,只能接受獨市供應商的服務。另一方面,今年完成兩大併購案後,三大巨頭將手握全球七成農藥市場及美國八成粟米粒市場。

近日大數據供應商Palantir聯合創辦人朗斯代爾(Joe Lonsdale)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提到亞馬遜憑雲端及廣告業務賺取暴利,所以容許電子商貿業務錄得數以十億美元虧損,以本傷人,使電商競爭對手難以招架。

踏入2000年,全球發生三件大事:第一,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發展成熟,收費不斷下跌;第二,聯儲局奉行超低息;第三,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自此全球化加劇。以上三件大事引發反通脹(disinflation),科技降低生產成本,讓商家調低產品價格;低息環境引發類似效果,全球化讓美國引入廉價進口貨。

二次大戰後,發達國家為了重振資本主義經濟,達成以「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為代表的國際經貿模式,各國採用美元與黃金掛鈎的金本位制。美元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享有「囂張特權」( exorbitant privilege),讓美國在全球借貸可用本身貨幣結算,中國等出口國也樂於以美元結賬。由於美債流動性高且易於收購,在全球大受歡迎。外國人使用美元收購美國資產,買入美國金融產品,也讓美元回流美國。

美國毋須輸出本身的「資本存量」(capital stock),就能購買進口貨,導致美國資金充裕,也成為美國低息的「元兇」。多年來日漸全球化,擴大美國貿易逆差,引發累積效應,格林斯平察覺此點,其聯儲局主席繼任人貝南奇(Ben Bernanke)也和議,所以聯儲局一直壓低利率。唯一逆轉方式,只有呼籲美國人減少購買進口貨。不過,新冠疫情暴露美國依靠從外國進口原材料及組件,即使商家正逐步把供應鏈遷回美國,但重組過程漫長。美國去年第四季貿易逆差龐大,扭轉形勢將需時數十年。若美國持續錄得巨額貿易赤字,聯儲局將延續較低息政策。除非美國大幅削減進口或改變美元地位,當局將別無選擇。

料3月上調半厘

美國在低息環境下,大型企業及富裕投資者成為大贏家,卻懲罰佔人口七成至八成的黎民百姓。筆者在上周〈低息政策製泡沫 聯儲局須重組〉的信函,引用英國經濟學大師白芝浩(Walter Bagehot)及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教誨,兩人都認為低息不利存款收息,迫使小投資者及很多退休者為了收益,在錯誤時間押注於較高風險的投資。所以筆者把美國貧窮差距擴大歸咎於聯儲局,負責議息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恍如神一樣,操縱美國經濟生死大權。

外界預期,聯儲局將在3月加息半厘,部分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呼籲聯儲局採取量化緊縮措施。市場開始作出調整,美國2年期國債孳息率單日一度飆升26個基點,創出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每當聯儲局搞砸了,就會引發這類市場動盪。筆者對美國長期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可是聯儲局頻頻犯錯,短期內美國必須亡羊補牢。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上一篇當科學遇上政治:從一項口罩研究說起

下一篇Omicron對亞洲經濟影響微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