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昨在其企業日公布以「面向未來的領先市場」為發展願景,提出實現該願景的三大關鍵戰略,涉及拓展和提升互聯互通機制、提高新股集資市場吸引力及開拓數碼化業務等多個層面。
港交所提出的三大發展戰略分別是「連接中國與世界」、「連接資本與機遇」、「連接現在與未來」。其中,「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目標是把港交所發展和鞏固作為中國離岸融資、交易及風險管理首選中心。「連接資本與機遇」是要提升市場吸引力、深度和多元性。「連接現在與未來」是在數碼化、大數據和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的新趨勢下,發展不同平台業務。
券商評無驚喜 執行有難度
不過,港交所的發展大計未為市場帶來驚喜,股價昨逆市微跌0.1%,收報372元。券商花旗稱,企業日聚焦長遠發展策略,相信不會令市場對港交所的盈利預測有重大改變。美銀指出,該所沒有宣布任何具影響力的新策略,更像是公布產品發展路線圖。另有分析提到,港交所計劃的執行風險高,因涉及互聯互通的產品拓展需要獲監管機構支持,並非港交所控制範圍之內。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Nicolas Aguzin)表示,香港正在面對疫情、人口外移和人才競爭等多項挑戰,影響資本市場,但相信香港有力克服困難,特別是在中國資本市場於未來10年將有大規模發展帶動下,香港擔任重要角色。因此,他認為港交所現時有需要作出投資,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歐冠昇續說,港交所將分為短、中及長期布局。短期工作於今年完成或展開,例如增加在國際市場影響力、在互聯互通納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加入人民幣股票櫃枱、檢視新股上市資格規定、延長衍生產品交易時間等。
至於中期工作計劃在2023年至2024年進行,包括採用全新營運模式、把上市債券納入互聯互通、擴展股本和定息及貨幣的風險管理產品、推出更多A股相關衍生產品,例如A股個股期貨和期權等。長期工作則會在2025年或之後展開或完成,涉及ESG數據分發和管理、碳相關標準制定和發展中國在岸定息產品等。
互聯互通快納ETF 研添房託
在擴展互聯互通機制中,ETF早前已公布將會被納入。港交所總裁及首席營運總監戴志堅表示,目前未有確實時間表,但形容在不久之後便能推出,現時內地交易所及結算所正準備修改規則配合。港交所也會研究把房託基金(REITs)和北交所股份加入至互聯互通的可行性。
引數碼資產交易平台 不涉虛幣
在數碼資產發展方面,港交所計劃今年引入名為「Diamond」的數碼資產交易平台。港交所市場聯席主管蘇盈盈稱,該平台初期聚焦於ESG相關數碼資產,明言加密貨幣暫不在考慮範圍內。
國際化也是港交所重點舉措之一,此前有傳該所有意在美國紐約設代表處。歐冠昇說,港交所將進一步國際化,尤其在推出一系列MSCI產品後,更有需要拉近與國際投資者的距離,打算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布局,正着手籌備。
問及未來有多項業務發展,會否需要進行併購,歐冠昇指現階段不急於作大型併購,但不排除通過併購或夥拍其他企業發展新業務,惟強調現時首要任務是讓業務能夠有內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