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互換通」昨日正式啟動,港交所(00388)透露,早段錄得37宗交易,涉及16個機構,金額約18億元(人民幣.下同),使用量在其後顯著增加。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昨宣布,全日有20間報價商和27間境外投資者,通過交易中心系統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共162筆,名義本金總額82.59億元。
銀行業預期,使用量初期較慢熱,隨着海外投資者對「北向互換通」認識加深,交易將愈趨活躍,每日200億元交易淨限額料放寬,產品種類亦會擴闊。中國外滙交易中心表示,首日交易覆蓋境外銀行、券商、資管產品等投資者,品種包括上海銀行同業拆息(SHIBOR)和7天回購(FR007)。
李家超:與債券通互相協同
中銀香港(02388)為其中一間最活躍銀行,該行在首日與包括銀行及券商在內的16間境內報價商達成多筆交易,交易總額逾10億元。滙豐則協助鼎亞和CSI Capital等數間亞洲投資管理公司完成「北向互換通」交易,其中,滙豐中國擔任交易的報價商,而滙豐香港則擔任指定清算代理行。渣打為東衛資產管理及中金國際出任指定造市商及牽頭結算經紀商,協助完成其首批交易。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互換通」將與「債券通」產生協同效應,讓境外投資者通過衍生品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人行副行長兼外管局局長潘功勝亦稱,人行將持續深化與香港的合作,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動中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
路透引述中金固收研究團隊指出,相比境外對沖,內地利率互換產品更豐富、成交體量較高,具備更強的市場深度和廣度。內地利率衍生產品市場龐大,彭博報道,內地相關產品的日均交易量為境外市場10倍,所以內地7天回購的買賣差價僅0.25點子,遠低於海外的1.5點子,「互換通」更適合持有在岸債券的投資者對沖和管理風險。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提到,隨着外資可透過「互換通」涉足內地利率掉期市場,有助管理利率風險,也增加內地衍生產品市場流動性,年內可能推高外資對內地債市的持有規模。
市場預期,「互換通」僅為互聯互通其中一步,未來有更大發展空間。人行重申,將與香港證監會、金管局和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按「互換通」運行情況,完善制度安排。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出,「互換通」令在岸人民幣互換的交易主體更為多元化,有助進一步提升境內衍生品市場的流動性和深度,將繼續研究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推動兩地金融市場健康持續發展。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說,「互換通」啟動標誌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聯通進一步深化,期待不久將來推展到「南向通」及提供更多衍生產品。
銀行界估額度及產品擴闊
渣打香港及大灣區金融市場部主管曾繼志認為,當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債市認識漸增,「互換通」額度和合資格交易產品料逐步擴闊。人行數據顯示,去年利率互換名義本金總額達21萬億元。
滙豐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常務總監兼大中華區業務發展主管何嘉儀稱,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金融衍生品市場,善用當中的流動性,令內地固定收益資產市場吸引力增加。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說,「互換通」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市,提升債市活力。「債券通」自2017年推出後,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資產規模不斷上升,從2017年6月的0.8萬億元,增至去年12月的3.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