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最近受惠AI熱潮下表現向好,但估值仍然在偏低水平,金發局主席洪丕正表示,近年海外市場對香港的觀感不及往時好,特別是外資不了解內地的市場發展和政策,所以對風險溢價要求較現實更高,導致中資股有較大的折讓,因此該局成員今年會積極外訪推廣作解說,希望吸引更多海外資金來港。
港股估值低 升勢靠催化劑
洪丕正指出,美國過去數年科技股表現突出,個別股份相比中資同業的估值高出兩倍至三倍,大量投資者追捧美股,稱「有估值愈高錢愈會去的不正常現象」,即使中資股估值相當吸引,還是未願意加大投資,最近港股成交額急增,或反映部分外資重臨,中資股估值低位回升屬於「重回良性周期,投資者最重要是有錢賺」,難言升勢能否持續,惟認為未來是否有催化劑相當重要。
美國股市持續上升自然帶旺IPO市場,洪丕正直言,香港表現確實較遜色,但「相比其他地區並不是最輸蝕」,對於本港股市的吸引力,他相信其中之一是鄰近中國,內地有大量投資需求,海外企業在港上市,可以接觸到經「港股通」投資的中資機構,較內地基金透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到其他地區投資更為方便直接。
就內地所面對的自身問題,洪丕正提到,消費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加上經濟轉型、內房去庫存等的陣痛期,確實會令海外投資者有顧慮,不過,他強調,內地經濟增長約5%高於不少地區,實際值得投資的機會相當多。
洪丕正作為渣打集團(02888)國際業務總裁,亦不時要外訪公幹,較常見的客戶分別為支持實體經濟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前者因為在亞洲甚至內地有業務,對區內經濟和脈搏會有較深入了解。
有意培訓綠色金融專才
外資金融業則主要靠媒體等渠道取得相關資訊,洪丕正說,疫情期間未能來港自然感覺不到真實情況,通關後邀請他們到港就最適合,否則也可到訪相關企業,從而「帶香港(訊息)過去」,他解釋,國際傳媒過去一年對香港的評價轉趨正面,可見過往兩年各界對外推廣的工作得到成效。
剛上任金發局主席約一個月,洪丕正已計劃持續外訪,推廣會較專注於吸引貿易和資金流,相比10年前,中國對歐美的貿易活動變得愈來愈分散,當中不少往南移,東南亞是重點之一,指「供應鏈轉移引發更多新的貿易走廊形成,自然要去識新朋友,舊朋友如歐美同樣重要,全球大量資金停泊在歐美市場」,個人而言,上半年將會外訪美國。
另外,洪丕正補充,歐洲有大量可持續金融的相關人才,但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在亞洲,香港綠色金融發展迅速但專才不夠,未來將研究如何培訓和吸引人才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