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坦言,重建對外形象是香港的新挑戰,因受抹黑及傳媒報道不全面等因素,香港形象在社會事件及疫情後大不如前,要多向海外不同人士介紹香港。而現時香港正面對周期性及結構性問題,有信心經濟會好轉,金融業會重拾商機。
陳智思昨在電台訪問指出,本港現時除了要解決深層次矛盾,近年亦出現新挑戰,因外界的抹黑及媒體報道不夠全面,令海外人士對香港的看法與實況有落差,形象大不如前。作為智庫,除提供很多資訊給特區政府,希望當局會接納意見外,更重要是如何向海外不同人士介紹香港。
經濟方面的挑戰,陳形容可分為結構性及周期性,他指金融業不用沒信心,現時面對周期性問題,在「一國兩制」下的優勢行業並不需要擔心,待經濟環境好轉便會得到解決;惟他認同有些行業可能面對的困難較多,屬結構性問題,面對深圳的領先優勢時,就不能只集中思考香港情況,需要研究如何提高競爭力。
須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
香港面對經濟轉型,陳智思強調,要加強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市場,服務國家所需,不少中國企業因地緣政治關係要分散風險,這正是給香港企業的新商機,如何幫助國家、內地企業「走出去」。被問及美國眾議院早前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他坦言美國是政治立場為先,很難其改變看法,故民間應研究在不太政治的議題上,繼續帶動交流。
對於有評論稱香港面對「智庫寒冬」,陳智思認為並不存在,最重要是工作成品是否有價值。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預告,年底會發布大灣區營商指數,亦正進行30多個研究涵蓋旅遊、金融、創業等議題。
曾俊華籲珍惜國際化地位
另外,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Facebook表示,近日出席飯局見到英國上議院議員、歐盟前貿易專員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席間與會者暢所欲言,交換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對於香港是否國際城市,他覺得香港仍然很國際化,但這個得來不易的地位需要好好珍惜,維護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