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陳智思倡多向外介紹 重建港形象

2024年9月23日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坦言,重建對外形象是香港的新挑戰,因受抹黑及傳媒報道不全面等因素,香港形象在社會事件及疫情後大不如前,要多向海外不同人士介紹香港。而現時香港正面對周期性及結構性問題,有信心經濟會好轉,金融業會重拾商機。

陳智思昨在電台訪問指出,本港現時除了要解決深層次矛盾,近年亦出現新挑戰,因外界的抹黑及媒體報道不夠全面,令海外人士對香港的看法與實況有落差,形象大不如前。作為智庫,除提供很多資訊給特區政府,希望當局會接納意見外,更重要是如何向海外不同人士介紹香港。

經濟方面的挑戰,陳形容可分為結構性及周期性,他指金融業不用沒信心,現時面對周期性問題,在「一國兩制」下的優勢行業並不需要擔心,待經濟環境好轉便會得到解決;惟他認同有些行業可能面對的困難較多,屬結構性問題,面對深圳的領先優勢時,就不能只集中思考香港情況,需要研究如何提高競爭力。

須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

香港面對經濟轉型,陳智思強調,要加強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市場,服務國家所需,不少中國企業因地緣政治關係要分散風險,這正是給香港企業的新商機,如何幫助國家、內地企業「走出去」。被問及美國眾議院早前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他坦言美國是政治立場為先,很難其改變看法,故民間應研究在不太政治的議題上,繼續帶動交流。

對於有評論稱香港面對「智庫寒冬」,陳智思認為並不存在,最重要是工作成品是否有價值。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預告,年底會發布大灣區營商指數,亦正進行30多個研究涵蓋旅遊、金融、創業等議題。

曾俊華籲珍惜國際化地位

另外,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Facebook表示,近日出席飯局見到英國上議院議員、歐盟前貿易專員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席間與會者暢所欲言,交換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對於香港是否國際城市,他覺得香港仍然很國際化,但這個得來不易的地位需要好好珍惜,維護和培育。

上一篇林順潮籲拓「公私營協作」至灣區 內地收費低排期短 港人北上就醫續增

下一篇麥美娟:全面支援香港青年大灣區創新創業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