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周會見工商界,呼籲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強調,商界人士應該是貢獻者,而不是旁觀者,要坐言起行把握變革良機,以實際行動建設香港家園。但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直言,商界不是「齋talk」的人,「支持得嚟,我哋條數都要計得掂」,商界及政府必須共同合作。
李家超昨日出席灼見名家以「國際大變局 香港新征程」為主題的10周年論壇,他形容現時全球地緣局勢波譎雲詭,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香港要敢於變革、掌握先機。香港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但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香港機遇大於挑戰;要把握機遇,必須看清方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展望明年提三大重點
展望明年,李家超提出3個重點方向,第一是要體現愛國愛港力量於實際行動,共同建設香港。第二是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自我革新,推陳出新;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固有優勢,同時發掘新增長點。他說:「香港嘅商界同企業家,都係香港發展嘅參與者同受益者,更應該係貢獻者,而唔係旁觀者、唔只係做評論員。面對經濟轉型期,香港每一個行業都應該由自身做起,坐言起行,積極把握變革良機,以實際行動建設香港家園,與香港同發展、建未來。」
李家超說,第三是要擴闊全球網絡,在世界舞台上說好香港故事。除了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的經貿聯繫外,政府正積極拓展區域網絡、新興市場。要令在香港的海內外機構、企業,及準備來港投資經商的各地人士,準確認識香港的真實情況和多元機遇。他說希望社會各界和專業傳媒從業員,都以自身的成功經歷和客觀持平的新聞報道,向世界宣揚香港的優勢、成就和機遇。
「支持得嚟都要計得掂數」
亦有出席論壇的唐英年回應夏寶龍的講話,指夏帶出兩個重要訊息,均是對特區政府官員、商界及社會的鞭策。他指第一個訊息是要改革,不可太因循,要用改革思維來求變,才有發展空間。另一個訊息是必須要有實際行動,而非僅僅「齋talk」只說不做,「香港商界唔係『齋talk』嘅人,係愛國同願意支持中央、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而香港商界成功,係因為我哋係非常叻嘅商人。」但他坦言香港的商人最終都是要計數,「所以我哋支持得嚟,我哋條數都要計得掂。」
唐英年以土地開發為例,政府要商界去投一幅地,若願以合適價錢批出地皮,商界是願意去起樓、建築界能「有工開」、市民上樓也會快一些;但若政府「企硬個價、唔肯畀你,佢哋亦要改革」。他認為政府和商界要改革及有實際行動,是有機結合,「唔係淨係叫商界實際行動,但政府就一意孤行,咁樣唔work(可行)嘅;如果政府肯改革,但商界冇實際行動,亦都唔work(可行)嘅。」唐英年說孤掌難鳴,商界及政府必須要共同合作。
有不具名商界人士亦指出,香港是奉行自由經濟,現時息口仍偏高,相信政府在推動商界多做投資上,可做的是有限;在經營環境困難下,金管局要求銀行不要貿然向中小企突然追收貸款(Call Loan),已對商界有療傷作用,業界都等待日後經濟好轉的時機。
霍震寰允在創科多下工夫
另外,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霍震寰在另一場合稱,與夏寶龍會面獲益良多,日後亦會在創科方面多下工夫,他說在科技方面希望可做些事,包括成立一個專項基金,可能以後更多幫助南沙科技園的一些研究院,希望可參與科研成果轉化。參與座談會的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昨亦表示,夏寶龍主要鼓勵香港工商界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與政府配合,感受到對方要求各界要做多些實際行動。